FT社评:美巴关系的裂痕


  有消息称,巴基斯坦允许中国接触美国在击毙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行动中坠毁的绝密隐形直升飞机残骸,这一消息表明,伊斯兰堡与华盛顿之间存在深深的猜疑。尽管这或许并未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决裂,但它的确表明,这种双方都需要包容的关系出现了进一步恶化。

  巴基斯坦的举动或许看上去带有挑衅意味,但此举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并不确定。这种做法对中国有多大用处,不仅取决于直升机残骸的状态,还取决于中国从中得到的东西是否恰好能弥补其在隐形技术上的不足。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并非处于初级阶段: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今年1月份访华时,发现中国自行研制的歼-20隐形战机的首次试飞,就盖过了自己到访的风头。

  美国与巴基斯坦关系不睦已有一段时间。在美国实施突袭本•拉登行动之后,两国关系出现了最为显著的恶化,这一行动令巴基斯坦军方和文职领导人蒙羞。但即便在此之前,两国关系也有些紧张:今年2月,一名受雇于中情局的人在拉合尔打死两名武装巴基斯坦人后被捕入狱,引发了两国安全机构针锋相对的相互攻击。

  美国政府对这种双边紧张关系的回应是,根据巴基斯坦对美国在该地区打击本•拉登及其家族上的合作程度,来提供安全援助。美国的挫败感是可以理解的。自2001年以来,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逾200亿美元的援助,然而巴基斯坦安全机构既没有割断与虔诚军(Lashkar-e-Taiba)和瓦奇里斯坦北部哈卡尼(Haqqani)网络等圣战组织的联系,也没有停止插手阿富汗事务。

  然而,尽管感到挫败,美国还是不得不与巴基斯坦合作。这个脆弱的有核国家,仍对美国的许多战略利益至关重要——从2014年外国军队撤离之后确保阿富汗保持某种形式的稳定,到避免核武器扩散。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必须竭尽所能地支持巴基斯坦的文职领导层——在巴基斯坦政府中,这是美国最有希望与之打好交道的群体。这意味着承认巴基斯坦对印度在阿富汗活动的关切,推动针对久拖不决的克什米尔冲突的决议,并保持巴基斯坦文职政府的控制力。克什米尔冲突令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争斗不休。

  与此同时,美国还将不得不适应自大的巴基斯坦利用中国来挑衅它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