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


  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昨天主持召开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研究机构负责人,以及省、市专家齐聚一堂,以广州如何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为题,展开了一场高层次的“头脑风暴”,共同谋划广州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大计。座谈会从早上9时一直开到临近下午1时,万庆良始终全神贯注听取与会专家发言,并不时展开互动,就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作出积极回应。万庆良强调,产业兴城市兴,产业强城市强,广州作为全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必须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科学谋划发展,做大做强战略性主导产业,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市领导邬毅敏、甘新、贡儿珍,市政府秘书长谢晓丹,全市各区(县级市)以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会上首先听取了广州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对我市战略性主导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情况介绍,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广州初步建议将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商务与科技服务、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产品、重大装备等有规模、已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 (下转A6版)

  新闻链接:“9+6”方案

  9类(其中服务业5类、制造业4类)已形成规模并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服务业方面,主要由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商务与科技服务等五大类产业构成,制造业方面,主要包括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产品、重大装备等四类。

  6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规模不大,但有发展潜力和发展条件,可以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主要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六类。

  (紧接A1版)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有潜力、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明确为广州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同时将处理好制造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挥综合优势和比较优势、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定位之间的四大关系。下阶段,为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建议要遵循“突出集群发展、突出创新驱动、突出品牌引领、突出功能提升”的政策导向。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所首席专家孙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谢鹏飞等专家分别就电子信息应用产业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原则以及发展方式、强化企业集群培育战略性主导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制定扶持性政策措施、发展都市经济打造时尚产业等主题,发表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见,万庆良边听边记,不时与专家互动交流,每一位专家发言结束,他当即对专家的发言作梳理总结,并就其中的新鲜、热点话题,现场交代有关区(县级市)和部门负责人继续吸收研究,以完善产业规划。

  万庆良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与会专家在广州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研究规划评审讨论中展现出来的真知灼见、专业素养和对广州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说,这次的专家座谈会既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碰撞会,更是一次产业发展的谋划会,也是一次“军师会”、“智囊会”。专家在讨论中提出的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对于我们科学谋划战略性主导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万庆良指出,产业是经济的命脉,是城市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纵观世界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首先,从世界先进城市发展看: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被称为世界四大都市,皆因为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庞大的经济总量。其次,从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看:上海、北京等先进城市,也都是产业体系完善、产业整体实力强劲的城市。最后,从广州自身的发展看:近年来广州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经济总量连续22年保持内地城市第三位,基本形成门类齐全、功能互补的现代产业集群。从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比较中,可以看出,产业是决定城市发展、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果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谋划发展得当,城市发展就能引领潮头;反之,城市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万庆良表示,“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对“战略性主导产业”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提法,根据各位专家发表的真知灼见,提出的精辟见解,综合来看,战略性主导产业就是指对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影响的重大产业集群,具有市场前景广、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技术含量高、综合效益好、主导作用强六大特点。主要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战略性。即居于全球产业发展前沿,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事关本地区长远发展、全局发展的产业。二是主导性。即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影响力,能够左右发展大局,有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三是带动性。即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具有很强的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四是市场性。即具有较优的生产要素、较大的市场需求、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产业。五是创新性。即能够促进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具有关键技术,有较高产品附加值、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万庆良强调,谋划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既要志存高远,有世界眼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又要脚踏实地,有科学方法、务实举措。重点可以从参照体系、产业基础和成长空间三个方面来谋划:首先要参照北京、上海、深圳、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的主导产业,结合世界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来谋定广州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其次要敢于突破,不能仅局限于广州既有的产业,发展思维要创新,没有的产业可以通过谋划重大项目来实现突破,形成新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再次要研究广州的发展成长空间,要充分考虑我市现有产业基础以及市场、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我们提出 “9+6”方案,即9类(其中服务业5类、制造业4类)已形成规模并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再加上6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规模不大、但有发展潜力和发展条件,可以引领未来发展的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重点谋划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万庆良随后对15类战略性主导产业做了说明并就下一步如何谋划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提出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尽快拿出实施方案。尽快出台《广州市加快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工作方案(2011-2015)》,明确发展目标、发展内容,落实发展阶段,强化各项保障措施。二是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强化战略性主导产业全球招商,着力吸引大型央企、全国500强民企及世界500强企业参与建设发展。同时,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领军品牌,尽快形成集聚发展效应。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构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四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战略性主导产业高层次人才开发目录,构筑国际人才高地。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海陆空对外枢纽港、城际轨道网、地铁交通工程、高快速路网、国际信息港及能源保障等十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六是配套完善政策措施。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突出解决好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建设用地、企业融资、引进人才和审批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吸引国际资本加速进入,特别要注意引导政策措施向民营和中小企业倾斜,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加快进入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领域。

  万庆良最后建议尽快组织开展四大课题的研究:第一,研究如何谋划推进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路径的问题。第二,研究如何找准战略性主导产业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的问题。第三,研究如何抢占战略性主导产业科技发展制高点、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第四,研究如何建立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数据系统。同时,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强化责任,以高昂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积极抢占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制高点,全力谋划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贡献!

  专家论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

  ●广州发展电子应用产业最具能力和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玉:广州市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做得相当详细,很有突破,论证深入,把握翔实,体现了市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广州产业竞争力的决心和气魄,我们看了以后对广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很有信心。

  个人认为广州发展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优势更集中在应用产业上,广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应用环境非常好,商业模式配套服务好。目前电子制造应用产业前景广阔,应用研究、制造加工、科技服务等各个链条,未来都具有很大的突破空间。而广州电子产业基础好,产业面宽,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广州有能力搞大规模应用系统,发展应用产业。

  此外,在数字家庭建设上,广州可以进一步加快进度,将智慧城市、智慧建筑和智能电网等一系列的研发、应用工作结合起来。

  ●战略性主导产业提法鲜明富有特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广州关于战略性主导产业的提法,具有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主导产业受到经济全球化、居民消费升级、城镇化进程三个主要因素影响而交替出现。目前广州的发展已经进入二次创业的阶段,“战略性”就突出了创新性、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未来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可以说目前广州的探索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但转型难度也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广州在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优势。目前的这个方案包括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较好体现了广州的特色。

  在这些产业中,我建议在重点发展金融(以股权投资和私募基金为重点,错位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物流(以航空物流为主),发挥其系统效应和关联效应,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促进率先转型升级,同时,要确立新的产业发展方式,实行需求促创新激励机制,更加注重市场需求,积极实现研发优势的产业化,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政府可以在“放松”和“倒逼”两个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为其服务。

  ●十年后广州要有属于自己更强大的龙头企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广州关于战略性主导产业的提法既包括了主导产业,也有战略性产业,清晰地体现了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九类已形成规模并起到支撑作用的产业,再加上六类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比较准确,比较符合广州的实际。建议广州在推动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发挥科技人才优势,进一步细化、明确发展重点,划定路线图、规划图,此外,重点强化企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核心主导企业,除了招商引资外,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十年后,广州应该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更强大的龙头企业。

  ●产业的选择既要支撑当前经济增长,又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广州提出战略性主导产业很有新意,在全国来讲也是创新。以世界眼光和国际中心城市发展来看,广州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后,增长动力和约束条件又发生了变化。产业的选择既要支撑当前经济增长,又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15类战略性主导产业中,九大类产业支撑当前的主导产业,六大类是引领未来主导产业,这样的结构构成了主导产业群,两者相互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其中,在九大类支撑产业中,其中的4个制造业对5个服务业的发展也提供了需求,汽车、电子、石油化工、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非常长,目前主要是制造环节,将来还要向两端延伸,发展空间非常大,也需要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等服务业中间投入来提升,体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接下来建议广州要注意提升战略性主导产业市场竞争力,细化对每一个产业的扶持政策,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为各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广州应注重都市经济发展,可以打造时尚产业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谢鹏飞:广州此次提出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在广州产业发展原有基础上,特别注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也注重传统和新兴产业的关系。规划实事求是,切中要害。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未来几年,广州在重视工业经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都市经济,根据广州“千年商都”的商业环境和发达的经济基础,时尚产业就是广州未来可以大力发展的一个典型的都市产业。现在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经济发达的城市,更是时尚的聚集地,在世界性的潮流产业中,时尚产业被喻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广州可以鲜明地规划发展这一产业,进而推动都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工业经济不是幸福广州的全部。

  此外,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前景,要以市场竞争力作为核心衡量指标,而不是完全依靠技术来衡量,在市场上认可程度才更重要。——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