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采访的刘先明对马赛克的看法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1年8月18日
8月16日晚,央视《焦点访谈》以《“脊梁”奖戳了谁的脊梁》为题,播出了对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等8家社会组织违规开展“共和国脊梁”奖和“中华脊梁”奖的活动受到民政部依法处理的新闻,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咨询顾问刘先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画面,多处出现。《“脊梁”奖戳了谁的脊梁》的播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焦点访谈》“脊梁”奖戳了谁的脊梁(20110816)
http://news.cntv.cn/china/20110816/113376.shtml
http://news.cntv.cn/china/20110816/113376.shtml



在播放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接受采访的画面之时,其手腕部位被打上了马赛克。可能是因为“共和国脊梁”和“中华脊梁”倍受关注的原因,细心的网友发现了马赛克,有人截图上传至网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关注和猜测。

对于网友的关注和猜测,主持人敬一丹8月17日 14:41发了一条微博,微博中写到:
昨天的焦点访谈,有一个被采访对象衣服上用了马赛克,有人不知为什么。有朋友猜对了,那马赛克遮挡的是衣服上的商标啊,被采访者是近景镜头,衣服商标太明显,编辑担心有广告嫌疑,你懂的哦!去采访的记者拿出了采访素材截图,并且托我转告各位,就是这么回事,这也给以后的采访提了个醒儿。
对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画面中出现马赛克的事情,作为也接受了央视采访的人,我想结合本人接受央视采访的前后过程,谈谈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是8月2日接到央视的通知,8月3日下午5点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的。如果我想为某家品牌服装做广告的话,我也完全可以事先穿上一件带有某品牌服装明显商标的服装,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只是穿了一件非常普通的短袖服装,去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不知道;但是,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央视先联系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然后,约定一个时间,进行采访。
另一种可能是央视事先没预约和通知,直接到了民政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是临时被安排接受采访的。
如果是前一种可能的话,我觉得,如果民政部对于执法监察人员配发了工作服的话,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应该穿上工作服,接受采访;如果没有配发工作服,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也应该穿一件没有醒目商标的服装,不宜穿一件商标如此明显的服装,去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
不管是因为哪种原因,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穿上了一件商标明显的服装。央视为了避免在播放的时候,给刘宁宁穿的服装带来广告效果,进行了马赛克的处理,我认为,这一技术处理,是没错的。
应该讲,央视《焦点访谈》8月16日及时播放《“脊梁”奖戳了谁的脊梁》,是挺不错的,让全社会都知道了“共和国脊梁”和“中华脊梁”的有关真相和处理结果,对于遏制乱评奖的现象是产生了积极作用的。比如:8月17日,长阳县民政局就迅速组织全体干部集中收看《“脊梁”奖戳了谁的脊梁》,并结合正在进行的社会组织清理清查和“小金库”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全县 231 个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全力推动社会组织提升整体素质和增强服务能力。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执法监察办公室主任刘宁宁接受央视关于“共和国脊梁”奖和“中华脊梁”奖问题采访的画面,因为被打上马赛克,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认为,这体现了民众对“共和国脊梁”奖和“中华脊梁”奖的关注和对重大奖项的参与意识,体现了《焦点访谈》的影响力,体现了民众对央视关心和关注,同时,还体现了民众对民政部等政府部门的监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