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布局,需要有产业优化的总体安排


空间布局,需要有产业优化的总体安排

 

李华新

 

    空间布局是区域发展规划的核心,对跨省市构建的成渝经济区更具特殊意义。省政协常委、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宋伍生指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立足于战略定位,确定了推动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双核五带的空间布局也是立足川渝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安排。(2011-08-18 07:41:15 来源: 四川日报(成都) )

 

   空间布局的说法,是因为现在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在一个具有俯瞰的角度进行审视,这是因为现在的川渝经济区中的天府、重庆两个区域的建设,需要有的一种经济发展思路。也就是经济发展需要用给一个空间概念,而不是那种平面的局促的那种重叠,而是需要不同的层次的提升。

 

 

这似乎就是被川渝经济发展区所认可的天府和重庆这样的两个区域的具体的打造,也就双核的概念。双核共同发展上,要围绕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建设,打造带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双引擎。五带联动发展上,要立足重点产业构建优势产业链。沿长江发展带,不仅是东向发展的航运通道,更是连接资源地水能矿产资源的重化工产业带。

 

一些专家的意见就是不进是居于陆路的区位,而是把江流放在一起进行考量。这样就是用五个发展带来进行:将攀西地区的三江流域纳入沿长江发展带延伸发展,开放发展钒钛稀土等优势产业链。成绵乐发展带应建成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基地,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内渝发展带,作为传统的成渝经济区经济走廊,应重点发展与双核相关的汽车、摩托车等配套产业。成南(遂)渝发展带,作为成渝经济区的新通道,除南充发展油气化工产业外,主要应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渝广达发展带是天然气及盐化工发展的重点地区,应通过跨区域分工协作加快发展,改善丘陵地区贫困面貌。

这样的一个双核的带动,就是用这样的两个核心,来对全川进行包容和囊括,逐渐淡化区域概念,而用经济概念来打造辐射的城区。

 

首先要优化成都、重庆双核功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其次要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形成良性互动的城市群。依托成都、重庆双核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若干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体系结构合理的城市群。加快推进成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强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与成都市的规划衔接;促进包括宜宾、泸州、自贡、内江、乐山的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培育包括南充、达州等经济区东北部城市群。加快城乡一体化,构建统筹发展新格局,以两化互动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

 

   通过这样的理念的打造,那就会使得川渝经济区的双核理念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地域上是一种地理位置的覆盖,而是经济区域的综合体的平台建造,从人使得区划的意识逐渐向经济一体化过渡,进而使得经济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实际运作中去!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