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税是地王现象和高房价杀手锏


  物业税是地王现象和高房价杀手锏

  地王现象:囤地越多税幅越多地价越高税幅越大

  目前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制度为“批租制”,即在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用地者可以向政府购买一定期限内的土地使用权,此谓“批租”。根据土地的不同用途,批租的期限从40年至70年不等,而其大部分税费,用地者需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一次性支付。在这种税收制度下,购房者在购买房子时,其房价中已经包含了土地批租期限内的几乎全部的房地产税费。而物业税的开征,是将现行购房者在购买阶段一次性交纳的房地产税费,转化为在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也就是说,把现在买房子前一次性交纳的税费,放到买房子后,由房屋所有者按年缴交。谁囤地越多谁税幅越多,谁买的地价越高税幅越大,而且无法转嫁给消费者(小业主)。投机性买地企业行为就没有市场了,不开发也要买单。

  高房价:第二套以上征收物业持有税,买的房子越大越多纳税越多

  物业是房地产(西方称不动产)的别称,物业税即指房地产税或不动产税。在不同国家、地区其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房地产税”,有的称“不动产税”,有的则称“物业税”,要求其产权所有人或承租人每年缴付一定税款,税率的变化水涨船高,与土地、房产等不动产的升值而提高降低而降低。物业税是一个管理房价的手段,能解决地方政府可持续性收入的来源。例如:别墅先行征物业税,这对整个市场都是很大的震慑作用。超过5套房重幅物业税,个人的房子数量越多税率每套提高,税幅高于租金,空置房率就会降下来了,全民“吵房”就会消失,高房价绝不会在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