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李克强副总理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时,公布了中央政府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和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的六大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
RQFII来了,这是备受国内股市关注的一件事情。虽然从短期来看,RQFII对A股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但从长期来看,它对A股市场的积极意义不容低估。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在迅猛增长。资料显示,2009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仅为630亿元。而今年6月份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已经达到5536亿元,预计年底将突破万亿。并且这些人民币存放在香港银行的年利率普遍在1%以下。因此,这些人民币存款存在保值增值的要求。而RQFII则为这些存放在香港银行的人民币提供了一个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机会。从长远来看,不排除RQFII为A股市场引入大量增量资金的可能性。
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RQFII来了,这对于A股市场是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到底属不属于A股市场,这就要看A股市场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因此,面对RQFII的到来,我们需要反省的是:A股市场准备好了吗?
最近一个时期,或许是由于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缘故,管理层一直都在积极地为股市寻找资金来源。最近市场上甚至传来了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推出中国版“401K”计划的消息,不少业内人士也积极地为此呐喊。而就在17日,在李克强副总理为RQFII打开投资国内证券市场大门的同时,在当天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在完善法规、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适当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可以说,股市潜在资金来源潜力巨大。
但关键是股市能不能吸引到这些资金加盟到A股市场中来,并将已经加入到A股市场的资金留住,这才是股市的问题所在。作为管理层来说,为股市寻找资金来源是没错的,但实际上,中国股市的核心问题,从来就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信心问题。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资金是随着信心走的,只要投资者对A股市场充满信心,资金自然就会流进A股市场。相反,如果投资者失去了对A股市场的信心,那么,就算管理层四处寻找,也很难找到资金进来。
比如,RQFII,其资金会不会投向A股市场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香港股市远比内地股市成熟,而且香港股市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远强于A股市场。如在A股市场,造假上市横行,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上市公司造假上市带来的损失都只能由投资者承担。但在香港股市,香港证监会不仅中止了涉嫌欺诈上市的洪良国际在香港上市,而且还要求洪良国际把上市筹集的9.974亿元资金归还小投资者。而在法院作出不利于投资者判决的情况下,香港证监会积极上诉,以维护公众投资者权益。试想一下,如果A股市场没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不能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QFII会把资金投向A股市场吗?而就在李克强副总理打开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大门的同时,市场有传闻称“200亿元中只有两成投资股市,八成投债券市场”,这种说法也许并不属实,但却为A股市场的管理者敲响了一次警钟。有道是: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现在该是A股市场栽好梧桐树的时候了。
RQFII来了 A股市场准备好了吗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