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败的跳槽


  #找同行案例#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可是职场好像不是这么会事,很多跳槽的经理人往往走越低。请看:“一次失败的跳槽!”有问题。”找同行!

点击打开链接

同职能跨行业跳槽的经历----身边同事的亲身经历

A曾是某知名外企市场经理(传媒行业的公司),在企业公关和宣传方面有很资深的经验。

因为对金融行业高薪的向往,A决定跳槽至一家国有保险集团做整个集团的公关宣传和企业文化。

因为是资深的外企背景,新公司对A的能力有很高的期望。但由于国企的晋升和等级制度,公司对于A仅仅是承诺了较高的薪水收入,对于职位,公司并没有给的很高。在A的上面,有一个工作20多年的老员工B做整个部门的部门长。

B今年40多岁,一直在保险行业干,但都没有固定的岗位,曾做过保险报社编辑,记者,个险营销员,因为在保险行业的时间足够长,认识了很多保险界的前辈大佬。在保险行业几经辗转,因和公司的董事长相识,随着董事长一起来到这家公司。

目前A所在的部门架构是:A下面有一帮刚毕业的小孩,上面是B,B上面是公司的副总经理。

A来到一个新的行业和一个新的环境很兴奋,踌躇满志准备做一番事业。经过几个月的熟悉和了解,A发现虽然金融公司和媒体公司的文化差异很大,但有很多地方可以相互借鉴。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A想了一系列由大到小的策划方案和执行方案,交由B讨论审核。

A做事的习惯是一个方案每个关键点都要和领导讨论确认,步步推进,确保方案进度和效果。但B却希望A能自己先把事情整个自己验证推理好,做一个小规模的试验,直接给老板看结果。

举一个例子:和移动联合制作公司的企业文化彩信,A希望先写一个合作方案,然后跟老板讨论沟通这事是否可以和继续推进。B则希望A能先去和移动谈判,同时找到彩信文案和编辑制作好一份,直接拿给老板看,是否可以。

最初A以为这是公司的做事风格,就按B的思路做了几次,但每次都被副总经理直接否决。A的积极性受了很大打击,认为一次干到底的方式没有效率并且浪费精力。B仍然坚持自己的办事思路,认为只是几次失败没关系,多试几次总会成功。因为层级关系,A的工作结果一定要经由B才能交到老板那里。

经过几次无效的工作A决定越级找副总经理谈一下自己最近的工作心得和感受,并借机表达一下自己对于工作方式的建议和不满。副总经理安抚了A,并在接下来的一次工作会议上间接提示B要提供工作效率,增加一些前期沟通和确认环节。

谁知B并不认同副总经理的看法,反而要求A加大尝试力度,多尝试几个,多做总有一两个会成功。最终,A试图通过副总经理劝说B改变工作方式的努力失败了。

因为B是董事长推荐的人,副总经理不能对B过于严格,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副总经理仍然不断“枪毙”着A提交上来的“结果”。B仍不断催促A多工作多加班。

B安于现状,每年B的KPI考评都在中等,升职无望但也不担心丢饭碗。

A觉得很多事缺乏上下有效沟通,并且很多事情进展效率过于低下。同时,整个部门的做事风格太多保守,大家都以不犯错为先,重于自保。

最近A决定辞职,同时决定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

个人观点

1.首先A的跨度其实很大,不仅仅是跨行业(传媒-金融),更是跨风格(外企-国企)。在跳槽之前,A并没有足够了解和估计到困难和环境。当然,可能很多人都预估不了。跳槽的跨度越大,不可预计的困难会越多。

2.跨级沟通是不好的,这点人人都知道。但当人被逼急了的时候,还是会选择这样的方式以做最后一搏。可能在越级沟通的方式上,A可以再技巧一点,通过由下面的“反映”上来的意见借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我个人是非常支持A辞职的。

虽然有的理论认为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绝对服从老板等,但我坚信人一定要在适合的环境上做自己适合的事。适合的环境和适合的事也许不是短期能给予的,但一定是可以预期的。因为B作为老板的现实不可改变,B的做事风格不可改变,短期内(1-2年)整个环境和氛围不是A所能改变的。

4.再次选择工作时,A一定要谨慎,跳槽一次可以,但经常跳槽就容易成瘾,反而不能安心工作,不利于A的职业规划。

更多精彩内容和点评请点击打开链接浏览。  

此次案例转载自找同行网站,版权归找同行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