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电影这种最早以胶片形式拍摄的大众消费品而言,中国还真真是落后了西方的欧美国家,甚至可能落后于,常被我们所不齿的小日本。
谁叫我们落后呢?
伟人说过,落后便要挨打。
但是,落后的标准是什么?这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个问题了。有历史学家早已证明,在清朝中国的经济是远远好于那些所谓的工业化的国家的。也正是因为清朝对外贸易的庞大体量,才引得英、法、美帝国不惜刀枪炮弹来轰炸中国的国门。
若要论文化的实力与根源,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度,对于电影这样的小儿科的玩意(这里不是貌似的意思,而是从发明者的角度而言),是应该有一种拈花见佛的境地的。这同样是在上上个世纪,早以被证实了的事情。《定军山》的创举,以及后来《马路天使》的斐然成绩,都告诉了我们,电影说白了不过是一种形式,仅此而已!
纵观华语电影(不论是华语电影也好,还是中国电影也好,在此都是一种范畴之言,而非政治上的意思),特别是近10年的表现,应该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数量巨量,佳作寥寥。特别是以中国大陆为首的华语片地区,简直是到了烂片无数,就连一般的电影都是侍奉、高歌为经典之片。这以去年底,今年初的《让子弹飞》为证。
在一片叫好有叫座的颂歌之下,我和老婆一同观看了此片。
恩。就外界的内容丰富、情景以及转化都设置的不错的的观点而言。可以打上了80分了。因为我们看过态度拖沓,情节白痴以及内容苍白的电影了,就如前段时间,我看的小虎队之一的苏有朋主演的《寻找刘三姐》。Oh,my god!请给纸巾。。。。。。
但是,电影就只能有这样的要求吗?
看看被评为男人十部要看的经典片之首的《肖申克的救赎》。这里所包括的时间跨度以及丰富的情节,比《让子弹飞》难多了吧。Ok,我们不能以别人的上马来对我们的中马麽?
那就来看看中国第五代导演集团与国际,嗯。咱这次视野缩小到港台地区吧!就看看中国被视为大陆电影的救赎的第五代与同时代的港台地区的水平对比吧。
第五代的开山之作《黄土地》,sorry,没看过,本来想看,后来没找到片儿。那就看看《红高粱》和张艺谋与巩俐的合作的电影,以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壮翻牌的。。。sorry,名字忘了。
在此时的台湾,比较代表的是侯孝贤、杨德昌以及蔡明之类的吧。像魏德圣只能算是新生代的吧,那个什么《海角一号》还真他妈的有点愤青的味道。
张艺谋的电影水平和他所拥有的号召力太坑爹了。看看他的作品,除了早期的还有点像模像样的之外,佳作甚少。陈凯歌导演呢,自以为是多么大的范儿。导演专业出生,据说文化功底深厚——不过,还真实比张艺谋、冯小刚强,本来《梅兰芳》可以拍成第二步的《霸王别姬》的,只能说,可惜啊,可惜了。
看看香港制片人以及张国荣相关的书籍,就会发现,《霸王别姬》的成功,那是陈凯歌的运气罢了。除此之外,陈凯歌还有拿的出手的作品吗?
田壮壮其实,是我个人满喜欢的一个导演,虽然同为摄影出身,他比张艺谋“高尚”多了。只不过,在大陆,那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撒!?
台湾的侯孝贤,简直是中国新浪潮电影的教父吧。那静静地长镜头运用的,会让人迷惑:是梦,是真,还是幻境?就连杨德昌,也可以算是他的门外弟子了。只不过就是这个杨德昌,一个八竿子打不上边的人,将华语电影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或者是从内心发出:草他妈的,华语电影不是一样的棒吗?
蔡明是另类的同志电影,但就如港台的三级片一样,他们拍除了一种高度,一种境界,一种水准。所以,还是值得一看,值得大陆的电影导演学习的。说白了,大陆的电影,还真真不如相关的三级片。更不要说相关的《无间道》系列,那可是被好莱坞购买了翻拍剧本啊!
鉴于时间的关心,不写的太深了。
华语电影红,那是因为有港台以及大陆非主流的真心电影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而黑呢?显然而见。不然,除了那十几亿的市场,上海能进入《碟中谍4》,除非是比印度还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