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股灾,活跃股市,提振A股的长期低迷。证监会8月19日发布,为配合融资融券业务未来由试点转为常规,其拟推出转融通以解决融资融券业务的资金和证券来源问题,并为此起草了《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草案)》。
所谓“转融通”,是指由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证券公司作为中介将这些资金和证券提供给融资融券客户。
融资“扩大化”和融券“边缘化”是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后的典型特征。
融资和融券的比例极不协调:按照国际市场融资融券的平均水平,融资和融券的比例多为8比2,即融资业务量是融券业务量的4倍,而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和融券比例悬殊惊人,券商中的融资和融券比例已经超过11倍,而上证所的数据显示,最新的融资余额是融券余量金额的163倍。这也表明了融券融资结构的极不协调,没有体现出平衡功能,更莫谈活跃市场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融券的券源稀少,目前,券商均是以自身持有的股票作为融券的来源来借给投资者,标的十分有限,且那些股票又往往是券商看好和推荐的。这就造成投资者与券商间并非合作式的共赢关系,而是零和的对赌关系。相反,如果是融资,手上有了钱,为防范融资风险,即使不买二级市场股票,也能打新股,炒一把就走,从而促使融资“扩大化”和助长了新股暴炒和新股“三高”发行大行其道。
其次,要求券商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现实。
草案规定证券金融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但现实试点的融资融券业务中,券商都是以营利为目的。
融资融券业务是一把“双刃剑”,券商为了自控风险,常常将风险转嫁给客户。投资者融资要支付高于银行信贷很多的利息,目前各家券商的融资利率为8.6%,融券利率则统一为10.6%;当融资所买股票达到了风险预警点时,券商有权强行平仓;当融券卖空后股票上涨,券商可强制要求投资者高价买回股票补仓。
目前全国提供融资融券服务的证券公司已达25家,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营业部占全国所有券商营业部总数的53%。
在已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25家券商中,融资融券业务为一些大户资源丰富的营业部送去了丰厚的“红包”。
多位券商营业部负责人表示,在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后,营业部收入出现了明显上升,有的营业部上升幅度高达15%。
据中投证券研究员陈剑涛测算,2010年上半年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后给证券行业带来增量和附加业务收入达94亿元。如此大的一个“蛋糕”,券商会免费送给投资者分享吗?
综上所述:提振A股的长期低迷应从放缓扩容节奏,加大对造假和违法上市的惩罚力度,叫停“保荐加直投”,建立严格的退市制度等多方面入手,推出转融通治标不治本,或许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
推出转融通提振A股低迷是隔靴搔痒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