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父亲的一条有关我个人感情问题的短信,让我昨晚乱了心,一觉醒来还是乱。实在有愧父母,这么大了还让他们担心,想来就心事重重。在这个深夜,我决定写一部独白纪实小说《写给父母的忏悔书》,通过新浪微博和新浪博客,以及腾讯空间等直播。新浪微博直播讨论,其它形式整理结段发表,敬请关注!
——题记
深夜决定写这部纪实小说,也许更是散文,不管怎样,我决定开始写了。写出那些和我一样曾经或者正在闯荡而无法尽孝的儿女心声。写出我们的酸甜苦辣,写出我们的无奈和自责,向天下所有在白发苍苍依旧心系子女,为之操劳的父母告白。此刻千言万语,我却无语。
我真的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此刻的心情,一切语言,在从你们黑发变成白发,从我们几斤重到几十几百斤中的过程中,都北消解得苍白。即使今日,你们养育的子女却在千里之外,依旧让你们牵肠挂肚,此刻满腹心酸。
如果深夜你们起床,有没有人搀扶,如果你们生病,有没有人帮你们端一杯热水,如果你们累了,有没有人给你们捶背安慰……作为你们的子女,我们心痛!写下这些文字,与其说是忏悔,不如说是自我赎罪,以此献给亲爱的父母!感恩,并化作动力!
初中毕业那年,在父母的的坚持下,我就读了一所中专,学校在咸阳,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走出在贾平凹笔下被描绘的多彩的商山。那年我中考排名全县前100名,可以免费上高中。
和很多父母一样,去学校报到那天,父亲将行李扛在肩上,沿着乡村公路,乘车,一直到学校。那一刻,可能是父亲最欣慰的一天。安排好后,父亲和我在校园走了走,第二天他和其它家长一起离开,临走,父亲掏出了他身上所有的钱,让我照顾好自己。父亲走时,我没有送,成为我一生的痛。
后来我听母亲说,父亲将身上的钱都给了我,然后找人从西安蹭车回家,到县城又走60里山路回家。一天父亲也没吃什么东西。后来听到这些,我眼泪止不住的流淌,我心中无比自责,一直到今天依旧难以释怀。听母亲说完后,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一个人在自习室,一边写眼泪一边掉在信纸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可每个父母都有自己对子女的深厚感情。我写这部类似于纪实的小说,是从我初中写起,可是从呱呱坠地的那刻起,父母就已经为我们付出,甚至还没有降生前。正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存的权利,给了我们生命。这种与血脉相连的深厚感情,就是我们永远的根,永远要感恩。
读中专虽然走了弯路,但却收获了很多。四年中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力学、金属工艺、机械原理、制图、电子学、电工学、发动机原理等,都有所了解。也为后面的工作甚至今天打下基础。那时一心学习,四年也没有谈恋爱,可以说根本没有想过。父亲也总会在电话中鼓励我学习,给我加油。
那时候,传呼机在同学间也不是很多,每次都是写信,我会时常将学习情况向父亲汇报。我的母亲文化不高,我猜每次的信父亲都会读给母亲听。估计父亲也会把我的事讲给乡亲。上初中经常在校喇叭讲话,街道的人看到父亲都会夸奖,后来又考上中专,这让父亲无比高兴。
那时我上中专,属于统招生,每年学费只有六百多元,每个月还给补助二十元。学校食堂每份菜没有超过两元一份。但每次家里打电话都问我是否需要钱,我说不需要,每次父亲会主动打钱给我。每次我都记在本上,希望有一天还给父母,也以此激励自己,直到今天。
我说在中专没谈过女友,但还是有自己喜欢的女孩。女孩叫文丽,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她的笑容,记得她那一袭白裙。可惜真正接触已经是四年最后一学期,也只约过一次,后来便失去了联系。有时候错过是无缘,而我们错过是我的幼稚。中专父母容忍了我感情空白。
中专毕业那年,我没有回家,直接到咸阳日报工作,在四年时间由于对文学的喜好,已经连续在报社发表了很多文章,在咸阳也小有名气,这为毕业在报社工作奠定基础。但后来发现,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父亲说,你回来工作,我说,我再想想。
在我犹豫时,我们的班主任打电话告诉我,南京有一家通信公司过来招人,我立马赶到学校参加面试、笔试,最后和另一位同班好友查被录取。就这样第一次离开陕西,离开西安,直下南京,从一座古城到另一座古城。父亲得知后,说了一句话,不管你到哪里,我和你妈都支持你。
父亲一直这么开明,从小时候到现在,一直全力一付支持我发展。其实父母何尝不想子女在自己身边,他们把自己想法放在自己心里,选择默默承受,却把力量给了子女。也许他们所能想到的就是希望孩子飞翔,还孩子一片天空。
南下的决定,也许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但却为父母日后带来了最大的思想负担,直到今天,事业是一半,感情是一半,在他们心中,了却感情是最大的心愿,可我都没有给他们一个答案。父母在,不远行。我已经不孝,此时,已经是负罪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