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的发展与走向之八


  第二,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里要说的是,这六项技术,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就拿三网融合来说吧,目前已在几个城市试点,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同看法,但这个趋势是难以改变的。我们只简单说一说,这会给我们传统媒体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要认识三网融合下媒体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首先需要看一看三网融合后将给媒体带来什么样的新变化?

  首先,媒体的形态边界将被淡化。以往,在三网分离的状态下,各种形态的媒体边界是分明的,广播是广播,电视是电视,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有了互联网以后,虽然网络的融合功能使这种状况大为改观,一定程度削减了界限分明的壁垒。互联网既具备纸质媒体的功能,又具备广播、电视媒体的功能,但界限始终还是存在的。至少在广播电视领域,广播依然只是广播,电视依然只是电视,互联网也依然只是互联网。三网融合,即意味着随着三张网逐步变为一张网,不同形态的媒体将会逐步走向融合,界限分明的边界,将会逐步变得模糊,有一些甚至会逐渐走向一体。

  其次,受众的接受方式将会变化。从技术角度看,三网融合带来的最大变革,是在接收终端上。单一化功能的接收终端,会被多样化和多功能的接收终端所取代。同一个媒体的数据信息,能够在多样化、多功能的终端上被接收;同样,多样化、多功能的媒体数据信息也可以在同一个终端上被接收。办公室,家庭,移动中,你可能会有不同的接收终端,但无论使用那一种,都能够达到同样的接收效果。同样,在不同场合,你只要使用一种终端,就能够接收不同形态媒体传输的各类多样化、多形态数据和信息。这当中也会包括纸质媒体的电子版。即在同一终端上,可以听广播,可以看电视,可以上互联网,可以看报纸,等等。显然,这将是三网融合后出现的最显著最重大的变化。

  再次,媒体的载体功能将被强化。如果我们把承载电视的平台看着是电视载体,承载广播的平台看着是广播载体,承载互联网的平台看着是网络载体,承载报纸的纸张看着是纸媒载体,那么,他们曾经的功能是比较单一的,简单的。举个人人皆知的例子,比如电视,它只能够向观众传送电视台制作好的电视节目,不可能实现资料查询、通信联络、视频分享、互动交流等等功能。要满足后者的需求,只能到互联网上。三网融合以后,这种弱化的、简单的载体功能将会出项重大变化。它再也不会是单一的了,简单的了。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复合的、立体的、多功能、多样化的载体。

  新变化必然带来新挑战。这些挑战将涉及到我们各类媒体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到传播方式方法,内部结构,人才需求,技术架构,等等,更会涉及到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等一系列深层次的方面。必须以变应变,媒体才能发展。具体来说,这样一些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传统的办报、办台、办网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将受到挑战;长期形成的一套媒体运行方式方法和运转机制将受到挑战;媒体借以存在和发展的工作平台和物理基础将受到挑战;媒体多年培养的人才队伍结构将受到挑战;媒体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以及传统经验等等,也必将受到挑战。总之,就像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一样,三网融合也必将给众多媒体带来新的挑战。这当中也包括自以为是新媒体的互联网。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做好积极的工作准备,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就有落败的危险。市场是不等人的。新的技术突破,必将造就新的胜利者。有准备者才能始终勇立潮头。

  第三,谁是英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明朝。

  新技术总会造就一批新的英雄。从以上意义来讲,未来会是怎么样?谁是真英雄?就像当年互联网造就了马化腾、李彦宏、马云、张朝阳、曹国伟、丁磊、陈天桥等一样,会不会有新人出现?完全有可能。我们期待着李化腾、张彦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