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规划定稿 10股享盛宴(名单)


  智能装备十二五规划预计年内发布

  在昨天举行的“2011中国海洋油气钻采与工程装备高峰论坛”上,中国石油(加入自选股)(601857)和石油化工工业设备协会前任副理事长赵志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装备“十二五”规划》的三稿已完成,预计年内发布,其中将涉及数字油田与智能石化装备。

  “规划目前仍在征求意见,三稿已经过了。”赵志明表示,这份规划将对发展数字油田与智能石化装备提出具体的目标,并通过金融、税收、财政予以扶持。此外,在相关企业的研发投入上也将提供帮助。

  发展数字油田

  “今后几年,石化工业智能制造技术的重点将是检测技术的数字化、控制技术的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与经营管理一体化,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供应链管理优化的一体化。”赵志明说。

  在他看来,数字油田是油田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油田信息化达到网络化、数字化、模型化和科学化的全新标志,是信息技术和勘探开发技术的融合。

  “油田勘探开发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在现阶段,离开以高强度计算和海量信息存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人们就不能找到油气,即使找到了也不能有效地开发。”赵志明说。

  据他介绍,油田作业区一般都远离城市,工作环境比较恶劣。通过在现场设备上安装传感器等自动化部件,对井站库生产参数、输油管线、供水供电管网、油田道路、通信线路等,以及勘探开发各个现场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既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指挥水平,又能够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数量,节约生产成本。

  在他看来,国内石化企业与国外领先的石化企业相比,还处在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拥有全球化视角和中国化创新,积极开发如数字油田、供应链一体化、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智能化引领石化装备发展

  赵志明指出,未来在石油装备方面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钻井系统、智能测井系统以及智能完井系统。在石油化工方面,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的全厂集中智能生产控制系统(PCS),也将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发展。

  他最后表示,为了适应“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发展趋势,海洋工程将向深水、大型化、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十二五”我国石化装备产业发展目标是通过发展高端设备、推进大型成套设备国产化、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带动石化装备产业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

  “我们公司已经在为智能装备做相应准备。”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首席技术官腾瑶昨天也在接受本报记者表示,中集集团(加入自选股)(000039)已经成立一家中集智能的子公司,合作研发高低压配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此外还在规划动力定位系统。未来的目标是逐渐进入智能集成设计领域。

  广船国际(加入自选股)(600685):毛利率上升 推荐

  1. 业绩略高于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9 亿元,同比下降7.68%;实现营业利润3.11 亿元,同比增长5.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1 亿元,同比增长41.2%;实现每股收益0.69 元,略高于预期。

  2. 产品补贴收入大幅增长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上半年公司收到政府补助,包括产品补贴、新产品补贴等共计9,118 万元,较去年同期82 万元的政府补助大幅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3. 造船业务收入下降,毛利率略有提升,上半年公司造船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2.4 亿元,同比下降6.3%,主要是因为造船物量同比下降,使得按完工百分比结转营业收入减少;毛利率为14.5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6 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钢材价格处于低位。

  4. 机电产品业务收入实现增长,上半年公司机电产品实现收入1.61 亿元,同比增加27%,主要是受益于上半年剪压床及电梯产品市场好转;钢结构业务收入为6,072 万元,同比下降64.4%,主要是因为业务订单不足,钢结构业务毛利率为16.63%,得益于钢材成本下降,毛利同比大幅提高7.3 个百分点。

  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0、2011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0元、1.16 元,当前股价下,对应2010 年、2011 年动态市盈率水平分为16.7、17.3 倍,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中集集团 (000039): 资产注入预期 手握巨额订单

  目前持有烟台莱佛士17.86%的权益,进入海洋工程领域,未来仍有进一步收购的可能。2009 年11 月公司公告,其子公司Bright Day Limited将要约收购烟台莱佛士,最多可以收购的烟台莱佛士股份发行在外股份的44.79%。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合计持股最多达63.19%。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烟台莱佛士2006 年5 月于挪威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以场外交易的形式上市。主要专注于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FSO、平台供应船、铺管船、豪华游艇及其他工程设施的建造。目前,烟台莱福士海工装备的手持订单价值20 亿美元。

  振华重工(加入自选股) (600320):具有大单概念 前景看好

  2009 年5 月由振华港机更名为振华重工,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业务。公司目前做的有三大类海工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船、采油或勘探平台、高技术海工配件。预计到2010 年底将投入150 亿元拓展海洋工程项目。2009 年7 月,公司与西班牙ADHK 公司签订了总价值为22 亿美元的海工产品供货合同,包括10 台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7 台陆地钻机、2 艘浮吊等项目。这是公司也是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当前最大的一个出口合同。

  中国船舶(加入自选股) (600150):市场定位高 政策扶持

  公司旗下的外高桥(加入自选股)造船以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为核心的市场定位,在船厂建设的同时全面参与海洋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已成功完工交付三条FPSO,目前在建深水半潜式半潜式钻井平台 “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863”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继1983 年成功自主开发“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后时隔20 余年再次斥巨资设计建造最新一代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杰瑞股份(加入自选股) (002353):专业设备商 地位不可替代

  目前,杰瑞股份的业务范围涵盖油田和矿山设备维修改造及配件销售、油田专用设备制造、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三大板块。三大主营业务板块相互依托与促进,这使公司能够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这一完整业务链条的各个环节。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以为海上油田钻采平台提供整套岩屑回注设备和服务的国内企业,杰瑞股份在该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也使得该板块毛利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宝德股份(加入自选股) (300023):具备核心竞争力 技术水平先进

  公司开发的海洋深水钻机绞车智能控制系统,是针对于海洋钻井平台和钻井船的绞车升沉补偿系统,是继美国NOV 之后,世界上第二家开发出该类产品的公司。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公司已掌握了海洋钻机电控系统最核心部分的技术,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公司已具备全面进军海洋钻机电控系统领域的能力。

  海油工程(加入自选股) (600583):行业翘楚 发展空间巨大

  海油工程是中国唯一一家总承包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公司。2009 年公司35 个大中型工程项目同步运行,工程量之大,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备受瞩目。并完成了我国首座万吨级海上平台旅大27-2/32-2 项目组块的陆地建造和牵引装船;“蓝鲸”船成功完成渤中28-2S 项目4800 吨CEP 组块的海上安装。

  神开股份(加入自选股) (002278):品种齐全 迅速实现量产

  公司于09 年7 月IPO4600 万股,筹集资金约7.34 亿元。公司有三类产品涉及海洋钻采:1、U 型防喷器,本次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已完成U 型防喷器的可行性论证和样机设计,在所有硬件条件达到的情况下,公司可迅速实现量产,预计2013 年产量可达200 台以上;2、采油(气)树,目前有部分用于海油作业;3、综合录井仪、钻井仪表,产品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船级社、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等权威机构的船检。

  中海油服(加入自选股) (601808):油田服务供应商 竞争力强劲

  公司是中国近海最具规模且占主导地位的综合油田服务供应商,操作着中国最强大的海上石油服务装备群,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主要分为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物探勘察服务四大板块。公司作为中国近海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近海工作船服务和物探勘察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在市场上拥有和操作规模最庞大和功能最广泛的大型装备群,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中国重工(加入自选股)(601989):业绩稳定增长 资产注入即将完成

  2010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09亿元,同比增长8.00%;营业利润13.97亿元,同比增长31.5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06亿元,同比增长14.84%。实现每股收益0.18元。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2亿元,同比增长13.84%;营业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9.04%;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12.80%。实现每股收益0.06元。

  三季度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公司主营船配业务和能源交通装备及其他业务。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2亿元,同比增长13.84%。毛利率17.90%,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由于毛利率的小幅下降,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有所下降。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7.77%;而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幅为9.10%。

  中船重工集团资产注入即将完成。目前,国资委已批准了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大船重工100%股权、渤海重工100%股权、山船重工100%股权,以及北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94.85%股权的资产重组方案。公司此次发行股份数量为25.16亿股,金额为174.38亿元。我们预计公司将在2011年初完成此次资产重组。

  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在原业务基础上扩展,形成船舶制造、修理、配套、海洋工程装备和能源交通装备及其他五大业务板块,成为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鉴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是我国最大、最强的海军装备制造商公司,且此次资产注入后,公司将拥有集团几乎所有的造船业务,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将受益于我国海军建设。

  盈利预测与评级。鉴于预计2010年公司将不能完成资产注入进度,我们修改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6元、0.58元和0.75元,按照10月28日收盘价9.59元计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37倍、17倍和13倍,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