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博的“零情感”营销


浅谈微博的“零情感”营销

——写在微博两周年之际

                                文/:快乐营销教主我不是赵本山只是赵春善

 

大概在2007年的夏天,在万人博客大会之后的某次会议上我说营销要“零情感”,当时很多人不认同。虽然时间过去了四年多,我依然坚守并坚信“零情感”营销是营销的至高境界,是从“产品营销”到“文化行销”的一个成熟的标志。

(万人博客大会,是搜狐在北京朝阳公园搞的,当时有事我没去,让一位同事去了)

“零情感”营销,乍一听冷冰冰的,会让人直接想到“冷血动物”,冷冰冰地展现一张拉长的马脸(有的地方用驴脸形容)面无表情地对待客人。

其实“零情感”营销并不是这样,是一种真实的呈现,是素颜以对的坦诚相见,不夸张、不煽情、不忽悠,内敛、自信、谦逊,甚至主动坦白自己的缺点,不会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对手,不会为了卖出产品而倾己所能,会很尊重消费者,生怕过多的表白影响了客人的判断,很在乎客人购买后一段时间了是否依然觉得“值”。这种内心的小纠结,像是羞怯少女的小酒窝和小兔子样的眼神那么美好。

所以,“零情感”营销,不是“无情感”营销,只是将这种“羞怯的少女的小酒窝和那小兔子样的眼神”置于不结冰的零度范围内保鲜,保那份纯真,鲜那份美妙。

其实生意也是这样,生意是什么,生意就是享受。在我外祖父哪里除了他的“不让别人吃亏”的信条会让我终身受用外,还有的就是他那虽然鹤发童颜依然保持一颗小鹿心态的眼神。

或许有人说“零情感”营销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市场氛围下,很难行得通,你说的只是学院的象牙塔,而不具备现实意义。呵呵,曾经我用半年时间做过实验,就是“零情感”营销在半年内我所代理的某个产品占领了北京市场的2/3。当然那时我的思想体系还没成熟(当然现在也还不成熟),那时脑中还没“零情感营销”这个概念,但基本是这个脉络。

毛泽东老人家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我说,不以“上心”为目的的生意都是瞎忙活。因为“生意”就是——人+土+立+日+心(=+=++)。啥意思,要想生,人要脚踏实地,接地气,深扎根,在哪都能立住脚。做生意,光想不做叫意淫。立即行动,时不待我,以提供超出消费者期望的消费体验感为终极目的。只占有身体而不能占有内心,就是不以为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日+心,好的生意,长久的生意,不以上床(售卖产品)为目的,而是以上床(销售产品)为手段,达成以上心(超值消费感)为目的的。

另外“零情感”营销,在“冷水泡茶慢慢融”这句话里也能找到渊源。在老舍那散文诗般美丽的小说《月牙儿》里,你也能发现“零情感”的魅力。其实,在道德经里,零情感也有出处,那就是圣人不仁,圣人不爱。这种不仁是大仁,这种不爱是大爱。

自然,零情感”营销,体现是对人的大尊重,是自我修炼练好内功“做好自己”不在红海里和别人争斗的卓越理想。

卓越是因为有卓越的理想,并痴情理想,持之以恒,在别人十年磨一剑的时候依然能耐得住寂寞和诱惑,相信铁树花开。浮华不实,拉动情感虚高来创造短期效益,只能是昙花一现。

“零情感”营销,事实求是不自以为是,呈现事实,尊重客人,不忽悠,不许诺,不去影响行销对象的判断,只是素雅地展现,多白描(顶多也只是青花勾勒),不会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不会人云亦云,敢素面朝天,真实质朴纯真,不大,不假,不空,不高,就是那么点恬淡,那么点不着急,那么优哉游哉地从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