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老龄服务,完善老龄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要求适当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老龄产业——个新型的“蓝海产业”正悄然崛起。
步入“老龄社会”
今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也就是说,在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业内人士表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还会继续加快,未来二十年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并将于“十二五”期间迎来第一个人口老龄化冲击波。
“银发经济”兴起
硬币的另一面,是老龄化加速将大幅拉升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目前仍较弱小的银发产业有望在“十二五”时期驶入快车道。人口专家认为,对于我国来说,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既有如何尽快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严峻挑战,又有发展银发产业即老龄产业的难得机遇。中国民主建国会去年年底公布《立足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专题调研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老龄产业产值仅7000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有望形成老龄、少儿、成人产业三分天下的格局。
所谓“银发经济”,是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银发产业”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卫生健康服务、家政服务、日常生活用品、保险业、金融理财、旅游娱乐、房地产、教育、咨询服务等各个领域。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被称为“银发经济”的老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因为拥有数以亿计的消费群体,老年产业也多被商家称为“朝阳产业”。
迎来政策支持
8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会议提出大力发展老龄服务,完善老龄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要求适当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
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七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进一步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做好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大力发展老龄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所有的城市街道、社区和80%以上的乡镇、50%以上的农村社区。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完善老龄产业引导和扶持政策,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
有望受益公司
股市新概念——老龄产业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