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401K已实施7年,何来破题?
——401K计划实际上就是美国的企业年金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笔者按:本人长期从事美国证券市场及养老金投资研究,并从中深深感悟到了美国人将“家庭理财与养老投资”融为一体的基本理财观和投资观,我将它提炼为“为养老而投资”——则投资更长远、更理性、更从容、更快乐!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少媒体提及“中国版401K”,让我有些吃惊,打开网络搜索,才发觉大量“暴力文字”,它们冲击并污染着人们的视觉,比方,中国版401K破题——股市或将掀波澜;中国版401K——下一轮牛市的起点;中国版“401K”破题——社保望大规模入市——炒股图谱;如此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误解和炒作。
在此,笔者首先有必要纠正媒体的两大误读:
误读之一:“中国版的401K”是一个新东西。这是瞎说!
其实,早在2004年5月1日起,“中国版的401K”就已开始推广实施,这就是《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及《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俗称“两法”),两法正是“中国版的401K”。401K是美国版本的企业年金计划,它不仅是欧洲职业年金的模板,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年金的设计指南。实际上,401K是一种典型的缴费确定型(DC)企业年金计划。2004年中国版的401K是税后缴费型(TEE税制)企业年金,其设计思路属于Roth 401K类型。
其二,401K是牛市的助推剂。这是胡说!
事实上,401K对股市的影响,一是取决于其基金规模;二是取决于基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实际上,中国企业年金不仅规模狭小,而且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此外,我国企业年金目前允许的股市投资上限高达30%,已不可能再提高了。
由此可见,有些媒体“听风就是雨”,出现了上述情形的低级误读,这显然有急功近利地配合市场炒作之嫌。这对社会及广大投资者都是不负责任的。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简略介绍一下美国401K计划,顺便做一点知识普及,以还原真相、澄清事实。
(一)401K——美国的企业年金计划
1875年,在美国快递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mpany)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企业年金计划。但直到一个世纪后,美国的企业年金计划才真正成建制地、大规模发展与壮大起来。这一分水岭就是1974年颁布的美国“企业年金大法”——《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当然,1978年诞生的401K模板,更是美国企业年金大发展的助推器。作为美国最庞大的企业年金计划,401(K)运作的巨大成功与世界范围的影响,使其成为许多国家构建企业年金的参照系和借鉴对象。
401(K)计划起源于1978年修订的美国《税收法》(IRC)第401(K)条款授权,但它的真正发展则起步于1981年底401(K)计划实施细则发布之后。20世纪80年代,401(K)计划率先在大中型企业推广,进入90年代后,401(K)计划则又在小企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401K已成为美国最流行的企业年金形式,或者说,美国绝大多数企业都设有401K计划,作为雇员的一种补充养老形式。
据美国SPARK机构(Society of Professional Asset-Managers and Record Keepers)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底,美国共有53.6万个401K计划,它覆盖了7400万工人,401K计划年末总资产已达3.075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2010年底401K总资产占美国当年GDP(14.7万亿美元)的份额为20.9%。
(二)401K主要投资对象是股票基金,但股票投资比例一般不超过20%
在大多数401(K)计划下,投资组合选择权的提供,最流行的组合选择主要有以下4种:
组合1: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或平衡基金。
组合2: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或平衡基金,和GICs和/或其他稳定价值基金。(注:GICs是指担保投资合约)
组合3: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或平衡基金,和公司股票。
组合4: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或平衡基金,及公司股票,GICs和/或其他稳定价值基金。
1996——2003年美国从大牛市走向大熊市阶段的401K资产分布结构(%)
年份 |
股票 基金 |
平衡 基金 |
债券 基金 |
货币 基金 |
GICs及其他 稳定价值基金 |
公司 股票 |
1996 |
44 |
8 |
7 |
5 |
16 |
19 |
1997 |
48 |
8 |
6 |
5 |
13 |
19 |
1998 |
50 |
8 |
6 |
5 |
12 |
18 |
1999 |
53 |
7 |
5 |
4 |
11 |
19 |
2000 |
51 |
8 |
5 |
4 |
11 |
19 |
2001 |
48 |
8 |
8 |
5 |
14 |
17 |
2002 |
40 |
9 |
11 |
6 |
16 |
16 |
2003 |
45 |
9 |
10 |
5 |
13 |
16 |
注:表中数据摘自董登新的文章:重新认识401(K)计划,原载《中国社会保障》杂志2005年第10期。
2009年底401K计划资产配置(按账户持有人年龄划分)(%)
账户人 年龄 |
股票 基金 |
平衡 基金 |
债券 基金 |
货币 基金 |
其他 基金 |
公司 股票 |
其他 投资 |
20—30 |
38.3 |
23.5 |
7.7 |
3.5 |
16.7 |
7.3 |
3.3 |
30—40 |
48.3 |
13.5 |
9.2 |
3.8 |
13.4 |
8 |
4.2 |
40—50 |
47.3 |
9.9 |
9.9 |
4.2 |
15.4 |
9.4 |
4.2 |
50—60 |
39 |
8.7 |
12 |
5.4 |
20.7 |
10.2 |
4.4 |
60—70 |
32.2 |
7.6 |
13.9 |
7.3 |
26.8 |
8.3 |
4.1 |
平均 |
40.6 |
9.5 |
11.4 |
5.3 |
19.8 |
9.2 |
4.3 |
注:表中数据摘自美国的雇员福利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
从表中观察,我们不难发现:401(K)计划的最大投资对象是共同基金(即证券投资基金),其投资比例历年高达70%左右。另有10%以上的比例则投资在“担保投资合约”及其他稳定价值基金上,而真正直接投资公司股票的比例历年都没有超过20%。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的共同基金是真正意义上的稳健组合投资者,而非“散户型”短炒客,它是美国家庭理财的重要选择,同样也是养老基金可信赖的伙伴。在这一点上,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自愧不如、无地自容。
(三)中国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原本就是借鉴美国401K而设计的
2004年,中国版的401K正式出笼,虽然形似但神不似。截止2010年底,我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仅有3万多家,覆盖职工1000多万人,企业年金基金资产仅有区区3000亿元人民币,这与美国3万亿美元资产的401K计划相比,尚不及1/60,同时不及中国GDP的1%。即便将我国企业年金总资产的30%投入股市,也不过区区900亿元人民币,在A股市场几乎溅不起任何浪花,何来大牛市起点?请不要忽悠无辜的股民!
在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投资什么,而是“块头”太小、发展太缓慢。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虽然中国正在走出“廉价劳动力时代”的阴影,但我们尚未步入真正的“体面劳动”时代,因此,企业素质与企业家的诚信仍不支撑中国企业年金的快速发展。不但如此,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实施过程中,还显然存在着苦乐不均的、两个“两极分化”的畸形现象,即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差异;高薪雇员与非高薪雇员之间的差异。
因此,中国版的401K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早在2004年就已推出的旧东西。不过,“两法”仍需进一步改造与完善。为此,新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已在今年5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但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年金管理办法》(修订版)却始终没能推出。我想,这一点大概正是媒体产生误解的主要原因。不过,可以肯定,未来修订的《企业年金管理办法》,一定不会改变中国现行401K版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架构,而只是对原有办法作进一步的细化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