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给父母洗脚是愚孝”有失妥当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8月20日出席广东佛山某活动时称小学生给父母洗脚是愚孝,许多传统文化应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她同时表示,不赞成儿童穿汉服学习古文化,这样恢复传统文化“只是一种表象”。(8月21日《广州日报》)

  这种提法确实有些骇人听闻,给父母洗脚是“愚孝”,那什么才是“真孝”?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传统文化?给父母洗脚是不是“愚孝”,是不是“表象”,很难单纯地通过举动来判断,而是要看这个孩子给父母洗脚的时候,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脱离了认同感,单纯地去指责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愚孝”,显然欠妥。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曾引用古人的一副对联论述过这个道理:“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康德在其颇为艰涩的几部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的道德不能看他做出了什么样的举动,而要去观察他的动机。如今,孝道很多时候是属于道德范畴的,无论中外,道德这东西都是只宜律己、不宜律人的。

  所以,不管把给父母洗脚这种行为定义为绝对的“真孝”,还是绝对“愚孝”,都不大靠谱。但是在质疑这位副教授观点的同时,她所批判的对象,同样也值得我们警惕。时下大兴国学教育,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中,有的小学还喜欢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学习感恩。确实,孝道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也是国民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用组织集体活动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也有些奇怪。

  每个人家庭情况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尽孝道的方式,整齐划一在操场上给父母洗脚的举动,看上去更像是在作秀,而不是真正在尽孝。恢复传统文化没什么错,怕就怕把道德形式化。近些年接连有报道说,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学生给老师集体下跪的情况,还美其名曰是在恢复师道尊严,是孩子们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样的行为,不是在恢复传统文化,而是一种文化怪胎,因为它已经无法适应于这个时代。

  所以,不管是这位副教授语出惊人也好,还是一种被演绎到了极端的文化作秀行为也罢,看上去似乎对立,但本质上却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不用道德来律己,而用道德来律人。当然,这并不是说道德问题不能去讨论,也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恢复传统文化,相反,对于孝敬父母这样的传统美德的教育,我们这个社会确实是应该进一步加强。但这种加强,应更多地来自于全社会对于道德的认同,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别人,而不是通过语言或者集体性的规定,去要求别人必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为,道德毕竟不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