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用“平地响惊雷”来形容25日的行情是比较合适的。就在投资者对A股市场疲软的走势不抱信心时,当天上证指数忽然大涨2.92%,创下今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而在当天的大涨中,股市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银行股。当天银行类指数上涨3.35%,领先于上证指数涨幅。

  这是一个奇迹。实际上,在25日早市开市之前,舆论方面还在大谈银行股的“大白菜论”,还在谈论对银行股用脚投票的事情。甚至有市场人士直言,银行股沦为“大白菜”是市场的正确选择。

  今年以来,银行股的命运甚称悲惨。一方面,银行股中期业绩出色。如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56.98%,深发展(000001,股吧)A同比增长56%。“五大行”中已公布中报的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其业绩增长也都在三成左右;但另一方面,银行股的股价却表现为一种“大白菜价”。与此对应的是,多家银行股的市盈率跌到了5倍附近,截至24日,银行股的平均动态市盈率仅6.87倍,远低于2005年998点区域时银行股15.41倍以及2008年1664点区域时银行股9.51倍的水平。

  银行股低迷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毕竟A股市场是一个投机市,小盘股更容易受追捧。而银行股都是大盘股,尤其是“五大行”的流通股本甚称“航母”,这是投机者之大忌。更加重要的是,今年以来,在央行的严格调控下,股市资金面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很难有大资金介入到银行股的炒作中来。与此同时,面对信贷压力与扩张压力,以及监管压力,上市银行再融资接连不断,这也动摇着投资者的持股信心。此外,由于2008年底以来我国政府“4万亿”救市政策所带来的银行信贷“大跃进”,以及地方债务可能面临的一些隐患,也让投资者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感到担忧。

  尽管如此,投资者也应该正视银行股被低估的现实,要在不利环境中把握有利的投资时机。实际上,银行股如果不是有着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投资者有机会见到这种 “大白菜价”吗?而5倍银行股的出现,带给投资者的正是逢低买进的机会,而不是相反。毕竟,按“大白菜价”买进银行股票,不论投资,还是投机都是相宜的。

  实际上,就在市场关注银行股“大白菜现象”时,银行股已经开始止跌反弹了。尤其是民生银行、华夏银行(600015,股吧)这样一些业绩突出的小银行股,更是出现强劲反弹的走势。截至25日收盘,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的短期涨幅都超过了20%,逢低买进银行股的投资者已经开始获利,有的甚至获利不小。这正印证了巴菲特的一句话: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