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达·芬奇密码”


  达·芬奇密码究竟是什么?是达·芬奇的眼泪,还是蒙娜丽莎的微笑?

  达·芬奇的生命是一条没有走完的道路。他在临终前痛心疾首地说过:“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尽管他的人生路上撒满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但是,无论是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还是传记里面,却似乎都找不到真实具体的流泪形象。让“蒙娜丽莎的微笑”变成“蒙娜丽莎的眼泪”的是达芬奇家具的造假。网友们给一张达芬奇家具总经理潘庄秀华版的“蒙娜丽莎”PS名画送了一条绝妙的注释:“赚钱的时候微笑,被曝光就挤几滴眼泪”。如果这就是所谓的“达·芬奇密码”,那么,九泉之下的达·芬奇岂不将更为欲哭无泪?

  达芬奇家具造假引发的“达·芬奇密码”之争一波未平,寻找股市“达·芬奇密码”的热潮一波又起。有人说,股市的“达·芬奇密码”不是在十赌九亏的股民流淌无尽的眼泪里,而是在若隐若现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这无疑是一种相当激动人心的诱惑。

  其实,无论是政策面的“机会条件”,还是量能之类的“技术指标”,诸如此类的说法如果就是所谓的“达·芬奇密码”,那么,对于常年浸淫在股市的人们来说,也许可以说是一点也不陌生。问题只在于如何解码,不同的人们或不同时机的解读,不免有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分别。如果说魔鬼隐藏于细节,那么,解码技术的细微之差岂不也成了股神高手和凡夫俗子之间的分水岭?

  不久前发生在银河证券的“乌龙事件”,其耐人寻味之处应该一点也不比达芬奇家具CEO的眼泪稍逊其色。银河证券的名牌分析师王国平发布了一份研报,称攀钢钒钛(000629,股吧)股价被严重低估,该股的目标价应该是188元。银河证券随后发表的更正,说上述计算因分子分母放错了位置而发生常识性错误。不过,即使按照他们的补正结论,攀钢钢钒股价理论上据说也可以达到56.12元,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不巧的是,攀钢钢钒的股价也恰巧在此前后涨了个热火朝天。这里面如果说没有什么玄机,谁信?

  达芬奇家具的“眼泪”,银河证券的“乌龙”,这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条花边新闻,在笔者看来,何尝不是人世间的造假密码偶然之中显示着某种必然性的一不小心的走光?

  达芬奇家具的天价,原来不过是借用了一下“达·芬奇”的大名,它不仅并不都是真正的意大利原装进口产品,而且就连材质也未必都是据说只有意大利的一个偏僻小镇才有的一种叫白杨荆棘根的名贵木材,而是滥竽充数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挟洋以自重”成为目前进入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所谓“国际品牌”欺世盗名的一种惯用伎俩,这同中国股市的市场操纵者的“挟名以自重”,简直如出一辙。

  银河证券的乌龙,跟达芬奇家具“赚钱时候的微笑,被曝光的时候挤几滴眼泪”,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两种互为背反的现象如此惊人地集中于那些出人头地的高智商人群的身上,则不能不让人怀疑,所谓的计算失误或者是假,而见不得人的暗中算计才是真的。

  在诚信缺失的市场条件下,满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叫“名”,一种叫“利”。名利之下,一千个达·芬奇,就有一千个一万个“达·芬奇密码”。当满世界都是达·芬奇的时候,“达·芬奇密码”也就成了请君入瓮的魔咒。商品市场如此,股市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