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专局与省政府自2009年签署引智合作框架协议以来,甘肃省执行引进专家技术项目194项,引进外国专家361人次,执行出国境培训812人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3名,首批为引进的两名外籍专家发放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局省合作协议的顺利实施,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引智”体系的战略框架,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局省合作协议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甘肃工作的意见》,引智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对外开放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两年来,国家外专局在马铃薯脱毒扩繁、小麦优质品种选育等方面给我省衔接16个国外智力引进专项,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特色农业发展。其中,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与意大利国际小麦中心合作,引进8000多份国外种质资源,建立起了国内一流水平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库。通过引智项目带动,甘肃省定西市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陇南市油橄榄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酒泉市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洋葱出口基地,甘肃省河西地区成为全国啤酒大麦和啤酒花最大生产基地。
我甘肃还围绕建设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开展引智服务,支持酒钢公司、金川公司、白银公司、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天星稀土公司等企业积极引进国外专家,推动了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外国专家帮助下,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法国索玛公司,参股德国亨利安公司及英国WB机床制造公司,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全国机床行业名列前茅。
此外,甘肃省聘请以色列、美国、土库曼斯坦的专家前来传授国外沙漠防治先进经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引进荷兰、英国、德国等国的专家指导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黑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以及兰州、白银等工业城市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的开展,收到良好效果。敦煌研究院积极与美国等国家文物保护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不仅解决了莫高窟保护中的诸多难题,而且为其他石窟和古代遗址的保护提供了重要借鉴,被誉为国际文物保护领域的典范。在“5·12”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后恢复重建中,先后引进国外专家50多人次,为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