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军庆:广义置换论(2011版)


广义置换论(2011版)

——摘自《事理谋略学与策划智慧》

曾军庆,2011/08/04

1.广义置换是系统创新、势能强弱变化的核心原理

2.曾军庆在学习和研究了众多学者关于创新技法及价值创新方面的论著后,提出了一个最具通用的“范式”——广义置换论原理。

3.曾军庆认为,广义置换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泛主体(包括人但不限于人,指不同元素,组元)之间的联结与互动,特命名为联动操作,互动的核心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交易、交流。二是指事理系统的主体(谋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组织)对谋略思维对象的属性征值进行的替换、变换、变动的操作,特命名为变换操作。

4. 置换创造价值,这个“价值”翻译成事理系统的语言,就是“势能”。因此,一个事理系统价值的增加(事理系统的势能增强),就取决于广义置换的含义里所指的两类操作:联动操作、变换操作的效能。

5.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就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模型中的要素或要素之间关系的置换操作,对应的就是变换操作。商业上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或交换,就属于联动操作。创造性思维是实现“什么”到“还可能是什么”;商业活动中的联动操作就是实现从“你有什么,我有什么”,到“通过置换,你我还可能有什么”的过程,或者是实现“你有你的什么,我有我的什么”,到“通过置换,你有我的什么,我有你的什么”的转变。

6. 泛主体间的置换(交换)为什么能创造价值呢?这可以通过系统互动整合原理来解释。

(1)系统创新论认为不仅要关注要被解释的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要额外关注被解释的事物与周遭环境中的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与环境本身的互动关系,还关注系统各部分中的功能性互动。一个系统的绩效更多地是取决于部分之间是如何互动的,而不是它们如何各自独立地工作的。

(2)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增强系统与环境本身及周遭环境中的事物之间的互动,如果能够增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则系统的绩效就会提升,或者系统的势能就会增强。而置换是系统与环境本身及周遭环境中的事物之间、系统各部分之间进行连接、合作、结合的最好方式。

(3)这与学者李德昌的研究观点不谋而合,李德昌认为,“系统造势的基本原理是:使元素之间的差别最大联系最紧”,也就是说要增强系统的势能,就必须在不同的元素之间建立联系。 但是很遗憾,他没有指出建立什么样的联系。

7.  广义置换的“广义”,其涵盖范围很广:(1)置换价值主体的广义化,不仅包括人和社会系统,也包括自然系统、人工系统、甚至概念系统。(2)置换内容(标的)的广义化。(3)置换比例的广义化。(4)置换主体数量的多元化。(5)置换级别的多元化。(6)置换目的及动机的广义化。(7)置换模式的复杂化。

8. 也可以说,广义置换的概念是“交换”+“替换”+“转换”+“变换”的更高综合更泛化的抽象概念。

9. 根据关系实在论,广义置换的广义目的是生成新关系。企业经营是置换关系的总和。

10.就商业或经济学领域的交易置换而言,常见的置换资源(标的物)有三种,分别是:产品(服务)、股票(股权)、货币(现金)。依据置换标的物(的不同,把置换行为分为如下六类:
1)产品(服务)与产品(服务)之间的置换,我们称之为易货贸易。
2)货币(现金)与货币(现金)之间的置换,我们称之为外汇交易。
3)股票(股权)与股票(股权)之间的置换,我们称之为股权置换。
4)产品(服务)与货币(现金)之间的置换,我们称之为采购或销售,或称之为买卖交易。
5)产品(服务)与股票(股权)之间的置换,我们称之为资源入股。
6)货币(现金)与股票(股权)的置换,我们称之为股票交易。

11.置换标的物,可以广义化为: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也可以分为场资源、能量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意识资源。对于物质资源,人们不会有任何争议,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大家也能接受,但“场资源”、“能量资源”和“意识资源”,似乎很难理解。孟子说提出的论点“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谓的“民心”就是“意识资源”,老百姓都意识到你对他好,都意识到你坐天下能有利于他们,这样的话,他不拥护你拥护谁呢。还有大家都关在铁屋子里,有一个人意识到了,按佛家的说法叫“觉醒”了,那则也会产生影响力的。广义地说,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依赖于智能(创造力),智能也是“意识”,所以“意识”。所以“意识资源”的概念是可行的。

12. 如果资源分为场资源、能量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意识资源,则根据排列组合原理,由此不难得出置换行为(活动)有十五种。
1)场、能量、物质、信息、意识资源这5类资源,同类置换。有5种。
2)场、能量、物质、信息、意识资源这5类资源,异类置换。有10种。

13.如果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实资源)和非物质资源(虚资源),硬资源与软资源,正资源与负资源,潜资源与显资源。特别需要指出:显资源是当下可见的资源,显资源是未来可能发挥价值的、未来可见的资源。

14.《可拓策划》认为,对于策划而言,易于被人们忽视的几种虚资源为:(1)信息资源、(2)时间资源、(3)空间资源、(4)注意力资源。

15.置换行为按目的划分:最终置换、过程置换。最终置换:置换行为的目的即最终目的;过程置换:置换行为的目的是达成最终置换行为的手段。

16.很多时候,为达成最终置换,必须发生或产生多次过程置换。从而置换活动又可分为:一级置换和多级置换。一级置换:一次置换即达成最终置换,达到置换的目的。多级置换:需要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置换活动才能达成最终的目的。好比化学反应,有的需要先生成中间物。

1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换成广义置换论的术语:最初自己有一,再置换出对方的一,这样就有了二种资源了,第三步则拿这两种资源去和第三方的资源置换,置换到了第三种资源……如此这般,可以置换出各种各样的所需的资源。我把这种置换叫多元多级置换。多元:指的是多个主体。多级:指的是置换活动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