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零售业的过冬术--答《中国经营报》记者问


      面对电子商务等新型的销售平台出现,很多传统手机零售企业开始转型,他们不仅在标准化模式上探寻,而且在销售渠道上也探究……

手机零售业的过冬术--答《中国经营报》记者问

 

    《中国经营报》:传统手机零售企业在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缺乏标准化的建设与监管,如何处理好“标准化与发展模式不统一性”?

    端木清言:个人认为迪信通、迅捷、中域电讯、话机世界、王者通讯等百店10亿元以上大规模通讯连锁企业,甚至两位数亿元级地方型通讯连锁企业在连锁门店的标准化(外立面,内装及柜台陈设)设计陈列方面基本上达到初级水准,但相比较家电连锁(如国美/苏宁)、餐饮连锁(如小肥羊,海底捞)、快捷酒店连锁(如7天、如家等)等异业态连锁巨头而言,差距甚远。

    营销及管理等决定连锁零售企业软实力的部分,通讯连锁行业与其他业态连锁差距更大。因此,处理好标准化与发展模式不统一性首先应该在连锁的3S原理上下功夫,即:简单化(Simplification)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专业化(Specialization):简单化的问题专业化;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专业化的问题标准化;实现连锁经营的视觉、理念、行为三统一,回归连锁服务的本质,辅以信息化管理系统,走一条直营连锁和特许连锁相结合的连锁之路。

    从而彻底打破连而不锁,锁而不连,千店千面,形象神似,而行为不一的根本问题,改变手机连锁行业中的假连锁现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则是强化干部及一线终端人员培育,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中国经营报》:中国通讯零售行业缺少领军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高潮的冲击下,如何充分挖掘和体现传统销售网络和平台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端木清言:相对与其他连锁业态,中国通讯零售业的确缺少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但事实上却存在中移动、中联通游离在通信零售业边缘的两大巨头。或者说,中移动、中联通两大巨头背景下,专业通讯零售行业不可能出现国美、苏宁,但两大巨头在通讯终端的经营方面,显然去“零售的本质是服务”甚远。加之,电子商务发展高潮冲击下,纯粹依靠手机终端零售为生的通讯零售企业的确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在此背景下,个人认为通讯零售企业如维持现状,必将死路一条,而其逃出生天的出路不外三条。其一,选择性与中移动、中联通或中电信合作,成为通信巨头除自建营业厅外,可足依赖的第二条腿,此路乃生路,但并非唯一之路;其二,自建在线零售渠道,实现在线交易,分部寄达或者与京东、新七天、新蛋、淘宝等网购商合作,借此填补在线销售空白,发挥地面网点快捷配送当地化服务低成本优势;此为路外路,既是生路也是未来之路;其三,可借助自身通信从业优势,联合大品牌合作开发移动网购应用平台,借此紧跟通讯终端功能智能化,消费网络化两大新趋势,同时,搭建与现有门店网点对应的在线&线下、销售及售后服务一体化平台,借此构筑相对于家电、百货等异业竞争业态在通讯终端零售领域的独特优势,从而化解生存压力,走上一条差异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经营报》:如何看待传统手机零售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这种非理性以及服务附加值缺失的低端销售模式与恶性竞争态势,最终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下降、漠视服务保障、管理创新滞后等一系列“后遗症”?

    端木清言:行业面来说,因为非理性及服务附加值缺失的低端销售模式与恶性竞争态势并非孤立的存在于通讯零售行业,而是零售业客观存在的现状,因此,传统手机零售企业之间以及传统手机零售业与家电连锁、百货、通信市场等异业态之间的价格战,短期内仍将无法避免也无法回避。

    对于企业而言,客观认识恶性竞争导致行业整体利润持续下降的现状,走一条不主张也不回避价格战,同时重视服务保障,提升服务水准,优质服务产生差别利润;管理创新,提升人员意识水平,内部挖潜向经营要效益的发展道路,主观上将推动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及效益水平提升,客观上也将起到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效果。

    此外,在异业态共存方面,迪信通与北国电器、世纪联华等、中域电讯与沃尔玛、乐购等百货商超所开展的店中店合营模式,化干戈为玉帛,竞争为合作,也不失为一条和谐共生道路;在品类延伸方面,向手机配件、3C数码电子等关联产品线延伸,对于提升手机零售企业终端销售及盈利能力,缓解手机单品利润率低下,抵消店租成本压力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经营报》:如何发展三、四线城市的销售?

    端木清言:GFK中国年初发布的推算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市场仅线下实体店的零售规模即达到1.89亿台,如果加上无店铺市场(包括在线销售,电视购物和目录营销),2010年市场规模则达到2.1亿台(未包含山寨机市场,2010年约4500万台)。并预计2011年的手机市场将在3G和新产品的拉动及运营商的推动下稳步发展;手机终端产品将向数字融合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另外传统手机终端零售模式开始受到挑战,无店铺销售正在迅猛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上半年数据则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同比增长16.3%,达50471.5万台;其中广东省上半年手机产量同比增幅达27.1%,累积产量达26852.27 万台;其中,3G手机上半年同比增幅高达136.8%,累积产量则达5475.94万台。

    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不仅是手机生产大国,而且还是手机消费大国。在农村市场的手机加速普及,城市市场智能手机普及两大普及消费驱动下,无论是一二线市场,还是三四级市场,对于手机零售企业而言,都蕴藏着极大的商机。一二级市场抓住智能手机替代的商机,利用专业化经营优势展开与异业态的竞争,三四级市场则需要现在还没真正走下去的手机连锁零售企业,加快网点布局及同步扩充分销配送、售后服务辐射能力,走一条下乡的道路。

    实际上,相对于百货、电器等连锁业态,由于百平方米小店对于电器来说偏小,但对于乡镇手机店而言足够的自身特性,手机连锁零售业更具有先天优势。再结合商务部最新推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改造试点方案》政策优势,我想手机连锁零售业三四级市场之路将会越走越宽,也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