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资本·和谐组织·幸福员工EAP论坛上点评


 在心理资本·和谐组织·幸福员工EAP论坛上点评

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徐景安

    201182

当今中国与世界有太多的成就令人骄傲,也有许多问题让人忧虑。可以让人骄傲的主要是物方面的成就,让令人忧虑的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比较起来,让人忧虑的比让人骄傲的多,而且涉及深层次的关系人的生存、生活、生命的问题。精神障碍、心理疾病、情感困惑越来越严重,就是当今中国与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也就是今天这个会的背景。员工的情感、情绪、心理引起企业界的关注。

EAP即职工援助,是由美国企业发起,推向世界,引进中国。今天会上介绍经验的泰科电子,就是美资企业,由老板出资聘请心理咨询师给全体员工及家属提供心理辅导。现在,世界500强中的90%企业这样做了,我国的一些企业如西安扬森等引进了这种做法。老板出钱雇会计做帐、雇律师打官司,现在出钱雇咨询师,不仅给职工,还包括家属,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务,这是企业管理人文化的进步。员工不是物化的工具,而是有心理需求的人。对员工,不只是给报酬,还关心心理。这似乎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换来员工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EAP存在缺陷,把员工情感、情绪方面的问题全归结为心理问题,这就把求助的员工客观上摆在了心理有问题的位置上;而心理问题只有专业的咨询师可以援助,这就排除了企业本身的努力。这样,EAP就是老板肯不肯出钱增加福利的问题。员工存在的情感、情绪、心理方面的问题能靠钱、靠外部、靠咨询师解决吗?

会上中国移动介绍了引进、推广“心理资本”的经验。“心理资本”是美国管理学家路桑斯教授提出的,把希望、乐观、自信、坚韧的心理素质称为企业除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以外的第四大资本。中国移动称为PCA计划,意即员工心理资本增值,关注每一个员工的自我成长和潜能开发。一是改善组织管理,消除造成员工心理问题的组织因素;二是让员工学会有效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提升其心理资本。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深圳分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孙宏说:PCAEAP的升级版,我赞成。PCAEAP比较,EAP主要缓解消极情绪,PCA主要培育积极心态; EAP是员工向别人求助,PCA是员工主动提升;EAP是企业出钱提供福利,PCA是企业改善组织行为。但是把积极心态、乐观情绪、坚韧意志称为“心理资本”,作为员工的竞争力与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当今社会物化的现象。把心理与资本联系一起,作为提升绩效的手段与工具,以迎合企业追求物质化利益的需要。员工的心理素质是有手段、工具的作用,但不应物化称为“资本”。中国移动在推进PCA时,称PCA是为了使员工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提升幸福能力,成为员工的幸福加油站,这实际上超越了工具化的范畴、物化的标准。

深圳巴士集团介绍了情绪管理、情感互动的探索与实践。巴士集团拥有2万多名员工,从集团公司到5个分公司都建立了“情感互动中心”,61个车队建立了“情感互动站”。与EAP不同,他们强调的不是员工的心理,而是员工的情绪,主要靠企业内生的力量来解决。与PCA也不同,他们把主要功夫化在改善组织行为上,通过定文化、定架构、定阵地、定载体、定制度等,在企业管理中倡导情感关怀的理念、创造情感关怀的氛围、建立情感关怀的制度;落脚点主要不是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而是提升企业与员工的价值理念,从利益驱动型向利益驱动与价值驱动并重转变。他们的体会是(一)情绪管理是企业管理实施的良好基础。(二)情绪管理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三)情绪管理是新时期做思想工作的创新形式。情绪管理的要点:一是关注。人与人之间最优先得到的是情绪信号,只有当关注对方的情绪,才能进一步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二是共情。员工闹情绪,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要一上来就批评。三是尊重。这是情感沟通的前提,蔑视是对对方最大的伤害。四是鼓励。多表扬、多肯定,是激励员工、沟通情感的最有效的手段。五是引导。在做到了关注、共情、尊重、鼓励的前提下,对员工加以引导,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深圳农产品公司介绍了员工工作幸福指数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明确提出以打造幸福企业为目标,运用员工工作幸福指数管理为手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员工的真实感受,然后采取整改措施,从最容易改的地方、评分最低的地方、最重要的项目改起。从200820092010年,连续三年进行幸福感调查,总体幸福指数从3.28提升到3.423.62。农产品公司尤其是将打造幸福企业为目标,提出股东满意、顾客滿意、员工滿意、社会滿意、政府滿意,而以员工滿意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键。这是对传统企业理论的创新与挑战。

传统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就是追求效益的,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那怎么理解股东利益,股东利益就是赚更多的钱吗?我与老板们探讨过这个问题。股东办企业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吃好、穿好、住好。但仅仅为了个人与家庭的消费,不需要赚那么多钱。那赚钱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企业做强做大。那做强做大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确认自己,获得认同、成就、荣誉。认同、成就、荣誉又是为了什么?最终是追求人生的幸福。股东利益最大应该是幸福最大。那怎么幸福最大呢?一个表现为“物”,资产的扩大与利润的增加;一个表现为“人”,即员工愉悦、顾客满意真正成功的企业,应该是幸福企业,员工、顾客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办成这样的企业,股东是最有成就感与幸福感的。以幸福最大化为价值理念与价值目标,也就一定会重视员工的“薪酬”,也关注“心酬”,员工的情感、情绪、心理问题自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追求资源有限条件下财富最大化,成为当今中国与世界的价值理念、价值目标、价值尺度,带来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同时造成威胁人的生存、生活、生命的诸多问题。人的终极目的是幸福,财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这是当今中国与世界最值得反思的元问题。价值理念、价值目标、价值尺度,应该是追求资源有限条件下幸福最大化,困惑当今中国与世界的诸多问题才有望得到解决。企业幸福最大化为价值理念、价值目标、价值尺度,将引领中国与世界的改变。

最后感谢由深圳市文明办、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商报社联合举办第八届深圳关爱行动“职场心理关爱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