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微博讨论:传承与创新


            很有意思的微博讨论:传承与创新

 

 

我喜欢微博,是因为它传播和营销的即时性;我讨厌微博,是因为它140个字的限制让语言碎片化,思想无法体系性的表达。这不,今天北京叶氏集团副总裁于峰先生跟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魅力制高点:【世界由此构成也属正常】文明社会对于礼仪廉耻应该形成主流的社会化认知标准。这样的标准对全社会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会起到道德层面的约束作用。我们目前的多元化是“道德认知冲突式”的多元化,本质是社会公共文化道德体系的缺失。正因如此,出现姚明、孙杨正常,出现高调的郭美美、芙蓉姐姐也属正常。

西蜀散人: 是要克己复礼吗?

魅力制高点:要的是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要的是人们重塑廉耻心。

西蜀散人:老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是什么?我们现在有吗?

魅力制高点:中国五千年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当然有,但是现在缺失了,这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西蜀散人:五千年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已经让我们落后了,新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又缺失,所以当下的中国才纠结。

魅力制高点: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重在传承。我们落后的原因是社会文化道德体系遭到了破坏,社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传承机制。

西蜀散人:过于强调传承就成了包袱。沒有多少东西可传承的美国总是走在时代的前例。做企业也如此,唯有创新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魅力制高点: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西蜀散人:于总,这个话题很有意思,特别是对我们做管理的人,我们都再系统的思考一下吧。

大家看到以上的对话会同意于总说的“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吗?那他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这就是我一开始说的微博语言碎片化造成的。所以,我才请于总跟我一样再系统的思考一下这个传承与创新的话题。

其实,微博和博客等网络自媒体本身就是在传统公共媒体基础上的创新。媒体是什么?媒,就是拉皮条。公共媒体它自身没有东西,只是把这个人的东西让那个人知道,把那个人的东西让这个人晓得,偶尔的“社评”也只不过是在帮它的“老板”张扬其叫床声。而今的网络自媒体呢?创新的就在一个“自”字。有产品的、有思想的,欲向別人传播和营销的是自己的产品和思想;没产品没思想或者说不想向別人传播和营销自己的产品和思想的,那就向別人传播和营销自己的快感,就象买个成人用品自慰一样。当然,这里少不了的是陪嫖看賭的围观客。

显然,我和于总都不是自慰者,所以我才把传承与创新的话题扯回到我们自己所从事的管理上来——做企业也如此,唯有创新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随便你咋个讨论传承与创新都是月母子摸屌——搞着耍的。

当然,我理解于总再三提到的中国五千年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因为不提五千年又提啥子呢?我们有新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创出来吗?新的如果没有,于总和其它那些天天在所谓主流媒体上叫嚷“缺失”的人,也就只能呼吁大家去传承旧的了。旧的还行吗?

太古的不说,单说近现代的创新。革辫子的中国人创造了民国,革命的中国人创造了共产党,革新的中国人创造了世界强国。接下来呢?不再革?不再创新?去传承过去五千年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这事,三千年前的孔夫子干过,干得比谁都还彻底:悠悠万事,克己复礼,唯此为大。结果呢?除了给三千年中的孝子贤孙留下一些用着挣钱吃饭的“论语”,如今安在哉?

我不是否认中国五千年的社会文化道德体系和标准,因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读毛主席的书茁壮成长起来的我辈,对它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提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供我们大家一起思考,为各自的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