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生育率不断下降。我比较了很多社会发展指标,发现只有人类发展指数(HDI)与生育率的相关性最强,是诊断总和生育率(TFR)的最佳指标。以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为例,全球所有国家的HDI与TFR的相关系数高达-872。
联合国从2010年开始修正了人类发展指数的标准,比如根据老标准,中国的2008年的HDI就为0.793;但根据新标准,中国2010年的HDI只有0.663(其他国家也都同样降低)。联合国的新的HDI与生育率的相关性有所降低,但仍然是所有指标中与生育率相关性最强的指标,比如2010年全球所有国家HDI与TFR的相关系数仍然高达-0.843。
相对来说,还是2010年之前的HDI是评价生育率的最佳指标。本文采用的HDI是2010年以前数据,仍然是老标准的HDI数据。
下表的HDI采用印度妇女儿童发展部2006年的资料,[1]生育率采用印度国家人口稳定基金会2008年的资料。[2]印度各邦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和总和生育率(TFR)
邦 |
中文名 |
HDI |
TFR |
|
全国 |
0.605 |
2.6 |
Kerala |
喀拉拉 |
0.836 |
1.7 |
Maharashtra |
马哈拉施特拉 |
0.699 |
2 |
Tamil Nadu |
泰米尔纳德 |
0.682 |
1.7 |
Delhi |
德里 |
0.675 |
2 |
West Bengal |
西孟加拉 |
0.668 |
1.9 |
Punjab |
旁遮普邦 |
0.665 |
1.9 |
Himachal Pradesh |
喜马偕尔 |
0.634 |
1.9 |
Karnataka |
卡纳塔克 |
0.632 |
2 |
Haryana |
哈里亚纳 |
0.604 |
2.5 |
Jammu & Kashmir |
查谟-克什米尔 |
0.601 |
2.2 |
Gujarat |
古吉拉特 |
0.599 |
2.5 |
Jharkhand |
贾坎德 |
0.594 |
3.2 |
Andhra Pradesh |
安得拉 |
0.588 |
1.8 |
Bihar |
比哈尔 |
0.542 |
3.9 |
Rajasthan |
拉贾斯坦 |
0.527 |
3.3 |
Chhattisgarh |
恰蒂斯加尔 |
0.523 |
3 |
Assam |
阿萨姆 |
0.495 |
2.6 |
Uttar Pradesh |
北方 |
0.49 |
3.8 |
Orissa |
奥里萨 |
0.474 |
2.4 |
Madhya Pradesh |
中央 |
0.461 |
3.3 |
印度的生育率还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比如2001年印度教徒的生育率为3.1,而穆斯林的生育率却为4.1。[3]喀拉拉邦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穆斯林的生育率在1991年分别为1.66、1.78、2.97,在2000年则分别为1.47、1.55、2.28。[4]这种宗教文化的差异降低了HDI与生育率之间的相关性,但即便如此,从上表可见印度各邦的HDI与TFR的相关系数仍高达-0.72。印度2007年的HDI为0.612,相当于中国1991年左右的水平,但印度2008年全国生育率只有2.6,稍高于世代更替水平(印度由于婴幼儿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都高于发达国家,印度更替水平也不是2.1,而是高于这个数字)。并且,印度已经有8个邦的生育率低于2.2了。印度经济已经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国1990年代曾出现生育率剧降),生育率将很快降低到更替水平。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2010》列出了中国2008年各省市的HDI。[5]
2008年中国各省市HDI
排名 |
省市 |
HDI |
排名 |
省市 |
HDI |
排名 |
省市 |
HDI |
|
全国 |
0.793 |
11 |
黑龙江 |
0.808 |
22 |
陕西 |
0.773 |
1 |
上海 |
0.908 |
12 |
福建 |
0.807 |
23 |
宁夏 |
0.766 |
2 |
北京 |
0.891 |
13 |
内蒙古 |
0.803 |
24 |
四川 |
0.763 |
3 |
天津 |
0.875 |
14 |
山西 |
0.8 |
25 |
江西 |
0.76 |
4 |
广东 |
0.844 |
15 |
河南 |
0.787 |
26 |
安徽 |
0.75 |
5 |
浙江 |
0.841 |
16 |
湖北 |
0.784 |
27 |
青海 |
0.72 |
6 |
江苏 |
0.837 |
17 |
海南 |
0.784 |
28 |
云南 |
0.71 |
7 |
辽宁 |
0.835 |
18 |
重庆 |
0.783 |
29 |
甘肃 |
0.705 |
8 |
山东 |
0.828 |
19 |
湖南 |
0.781 |
30 |
贵州 |
0.69 |
9 |
吉林 |
0.815 |
20 |
广西 |
0.776 |
31 |
西藏 |
0.63 |
10 |
河北 |
0.81 |
21 |
新疆 |
0.774 |
|
|
|
印度HDI在0.635以上的邦的生育率全部低于2.0。而中国即便西藏的HDI也有0.63。而中国HDI倒数第二的贵州的HDI相当于印度排名第三的泰米尔纳德邦(生育率1.7)。
而且中印比较还需要考虑生育文化的差异。比如新加坡华人、印度人的生育率在1980年分别为1.73、2.03,在1990年分别为1.65、1.89,在2001年分别为1.21、1.50。[6]从印度、新加坡的情况看,生育文化的强弱分别为:穆斯林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文化>中华文化。也就是说,在同样的HDI情况下,中国的生育率将低于印度。
中国停止计划生育后,不考虑补偿性生育的话,连贵州的生育率都达不到1.9,全国生育率最多能达到1.7。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为1.4左右。可见,中国的计划生育对生育率的压制目前可能在0.3左右。主流人口学家们认定中国目前生育率还有1.6(翟振武认为中国生育率为1.7到1.8),完全是扯淡!他们预测中国在2015年达到13.9亿人口,更是荒谬绝伦!
考虑到停止计划生育会出现补偿性生育,那么在补偿性生育的期间,中国生育率最多能达到2.0(即便短期几年达到2.8,又有什么可怕的?)。然后在三四年后回复到1.7左右,再沿着台湾和韩国当年的轨迹下降到2020年的1.35(台湾和韩国2001年的水平,这两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大陆早20年),2025年的1.1(台湾和韩国2006年的水平)。
注释:
1.Gendering Human Development Indices: Recasting the Gender Development Index and Gender Empowerment Measure of India. Ministry of Women and Child Development, Government of India, 2009. http://wcd.nic.in/publication/gdigemSummary%20Report/GDIGEMSummary.pdf
2.Total Fertility Rate. Jansankhya Sthirata Kosh (National population stabilisation fund) . http://www.jsk.gov.in/total_fertility_rate.asp
3.Rajan SI. District Level Fertility Estimates for Hindus and Muslim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05; 40: 437-446.
4. Alagarajan M. An Analysis of Fertility Differentials by Religion in Kerala State: A Test of 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2003; 22:557-574
5.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2010.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撰写. http://www.undp.org.cn/pubs/nhdr/nhdr2010cn.pdf
6.Mui Teng Yap. Fertility and Population Policy: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 J Population Social Security. 2003; Supplement to Volume1: 643-658. http://www.ipss.go.jp/webj-ad/WebJournal.files/population/2003_6/24.Yap.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