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可自作孽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言出自《尚书》。《尚书》又称《书》,或曰《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这句话对自作孽的危害作了极为深刻的揭示。

在人们的生活中,自作孽现象绝不少见。个体对自身施加贬亵,看低自己的所有存在,污蔑自己的所有存在,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全是一团糟,全是一抹黑。就是很常见的一种自作孽。这种人确实很可怜,好好的一个人,明明是不错的存在,可是他却偏偏视而不见,真的视而不见也就算了,他还不是真的视而不见,而是视而偏见。明明是白色的存在,他看了一眼却说这多黑啊;明明是香气扑鼻的存在,他闻了一会儿,却认为怎么臭气熏天,恶气抠人;明明是美妙悦耳的音乐在奏响,他却听到噪音四起,烦音袭人;明明是天高气爽,皮肤感觉舒畅,他却觉得气候虐人,皮肤感觉火烤或冰刺。

长期自我贬亵能够使自我的心态走向不成熟状态,贬亵还会走向贬虐。贬虐是不成熟心态中的一种它经常是个体自我施加的这种自我贬虐也可以称之为被动攻击,与个体良好的调节成负相关。没有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会比那种把愤怒转向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更为可怕。个体一旦把愤怒转向自己,就会对自我施加残酷鞭挞,自杀就是最严重的个体被动攻击行为,它实际上是个体对所有一切最残酷的报复,并且将报复倾泻在自己身上,是自我贬虐最为极端的形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切切防止自我贬亵,对于客观的存在务须如实地进行体验,亮就是亮,甜就是甜,美就是美。要学会对存在进行定量显示和定量感觉,科学初始于定性,科学逐臻于定量,科学完美于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学会定量显示要从学会定量感觉开始,譬如对气温的感觉,要训练自身对各种不同气温的感受,摄氏30度,是什么感觉;摄氏20度,是什么感觉;摄氏10度,是什么感觉;摄氏0度,是什么感觉;摄氏零下10度,是什么感觉。尔后逐步真切地认定这些感觉。最后要让定量的客观存在和自我的定量感觉形成一一对应。

有自我贬亵甚或自我贬虐的个体要求助于心理调适,心理调适可以来自自我,也可以来自社会,心理调适能够让个体在各种社会正向活动中,渐渐地使心态趋于成熟,原来操持的贬亵甚或贬虐会逐渐让位给置换或是反向形成,甚至于还可能逐渐达到利他。

悦纳是成熟心态中的一项重要展现,个体热爱生命,热爱现实,热爱自身,热爱他人,热爱环境,对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充满着热爱之情,因为热爱自当悦纳,快乐地接纳当前发生的一切。自作孽在悦纳者的面前绝无市场,自作孽在悦纳的心态中无地自容,悦纳对于自作孽能够产生悄无声息的自然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