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投保六误区


本文原载《大众理财顾问

  最新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现代家庭中64.52%的女主人独自掌管家庭财政大权。针对这个现状,保险公司利用各种手段期望俘获众多女“财长”的芳心。但通常情况下,囿于保险专业知识的欠缺、自身认知特点等诸多因素,女性往往容易产生保险的认知误区,以至盲目作出投保决定。

  缺乏险种搭配组合

  女性险大致分为3类:女性重疾险、生育险和整容险。女性险保障范围相对较宽,部分女性认为只要选择一种较好的女性险就可高枕无忧。与普通的重疾险相比,女性险保费要便宜得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任何一款产品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价值,不能因此而否认普通重疾险的价值。有些疾病不在女性险保障范围之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妇科原位癌、骨质疏松症、尿失禁症、特定骨折、部分脑血管疾病等,但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占到整个重大疾病的80%以上。

  对策

  在同样的保费预算下,可以将普通的重疾险和女性疾病险搭配购买,两者互为补充,不仅比较经济,而且获得的保障更全面,针对性也更强。

  重投资轻保障

  部分女性不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喜欢购买分红且高收益率的产品,侧重于激进的投资方式。其实保险的优势不是投资收益的高低,而是保障功能。因为风险的发生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人们通过互助的方式共同抵御风险造成的损失,这样一种自助且助人的方法就是保险。只有自己和家人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后,其他的理财计划才可能实现。买保险其实是用少量的钱转嫁自己和家庭的风险,不能因为缴了保险费而没有得到经济回报就认为很吃亏。

  对策

  按意外伤害医疗、重疾、养老保险的顺序购买。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保费低、保障高,一般保险公司除了有意外身故、烧伤和残疾的赔付之外,还包括了意外或者疾病的住院费、手术费用的报销和住院津贴的给付,即使享受社保人员也可以有效补充社保的缺口。在没有很好的其他投资收益渠道的情况下,购买一份储蓄返还型的重疾险也是不错的选择,年轻时保费相对偏低,且强制储蓄、专款专用。养老险可随着收入的增加,再逐步考虑购买。

  险种保额一成不变

  一些女性在投保时,认为保险只是提供保障,跟生命周期、家庭收入等完全没有关系,或者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险种和保额没有随之变化。事实上,女性在不同生命周期,面临的风险不尽相同,因此保险计划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

  对策

  20~30岁的年轻未婚女性,身体状况相对较好,收入一般不高,但也是投保的最佳年龄,保费相比较其他年龄段要低廉得多。投保原则是尽量选择消费性、可转换、可续保的消费型保险产品;如果尚未买过保险,在投保时应先考虑带有医疗、意外、身故保障等比较简单的寿险类产品,重在对个人的保障,之后才是理财投资。保费一般不要超过个人年收入的10%。

  30~40岁的已婚女性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收入水平不高,可以购买意外险作为医保的补充,或投保价格较低的女性健康保险;已怀孕的女性,针对妊娠期可能引发的健康险应成为首选;家庭主妇可将保险重点放在家庭经济支柱的丈夫身上,之后再为自己购买终身寿险搭配重疾险、意外医疗保险等。

  40岁以后的女性,子女逐渐长大成人,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也开始更加注重业余生活的品质,应该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及时补充健康险和养老险,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和保障水平。

  家人保障重于自身保障

  调查显示,女性投保率要低于男性,大部分家庭保单都是女主人充当投保人,而被保险人往往是子女、丈夫。在她们的观念中,男性由于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容易患病和出现意外,应先购买保险。事实上,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白领女性,无论是对家人的照顾还是财务的贡献,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她们发生意外,给家庭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对于大多数子女来说,母亲才是他们最大最无私的保护伞,女性们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对策

  坚持正确的投保顺序,即先家长,后小孩;先家庭支柱,后其他人。家长是家庭经济支柱,只有他们保障充分,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和全家。即使发生不测,他(她)能获得高额保险赔付,就能保证给孩子和家人留下一笔生活费和教育费。

  保费越高越好

  一些女性在投保时存在贪多贪全的购买心理,误以为保费越高,保障就越全面。有的女性认为,重疾险的疾病数量越多越好,全面保障才能更大程度上降低自己的风险,其实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极低,投保这样的重疾险,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没有实际意义。保障的疾病数量多,保费自然也会水涨船高。2009年10月1日保险新规实施之后,各家保险公司的大病险产品基本类似,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重疾险定义的25种疾病,保障已经比较全面了。

  对策

  面对新《保险法》实施后保障型产品同质性的投保变化,女性要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素质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女性在投保时要掌握一个大的投保原则是所购买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的额度是衡量一张保单价值的首选因素。

  保险脱离家庭中长期规划

  按照现代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的定义,现代家庭综合理财方案通常包括税务、养老、子女教育、住房和风险规划等主要内容,但部分女性将保险规划单纯列出,没有和家庭整体理财规划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计划。

  对策

  在一般家庭年收入的运用和分配上,剔除必须支付的日常生活开支外,对于风险管理和投资理财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综合安排,可参照理财金三角进行家庭综合理财规划。

  理财金三角是指在财务管理中主要的3个架构:60%支付日常生活花费,20%~30%用于投资理财,7%~10%用于风险管理。

  个人及家庭的食、衣、住、行、育、乐、税金、劳健保费等各项生活花费的总额,尽量控制在目前年收入的60%左右,只有这样才能规划其他的财务目标,遂渐累积财富。可将目前年收入的20%~30%来有计划地完成投资目标。每年将年收入的7%~10%作为短、中、长期风险管理的费用,这不仅可以提供家庭成员的实际保障,也保护了其他90%的年收入,更能保全辛苦累积的资产,不会因为收入来源的中断或减少而遭受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