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视线正向结构化机会转移



  在美联储等五大央行联手救市提振欧美股市连续走强背景下,A股并没有享受到外围市场上涨带来的做多环境。相反周五市场又遭遇到年内最大IPO下周路演的利空袭击,导致沪市成交量低于500亿之下,创近三年来新低。接下来,下周大盘将何去何从呢?

  首先来看境外市场,由于近期欧债危机问题恶化再次引发欧美股市场重挫,而截止本周五欧债危机最新进展是,欧洲央行、美联储、瑞士央行等五大央行表示,将在年底前协同为欧洲银行注入美元流动性。联想到09年底欧债问题出现以来,欧元区各国政府、欧盟、IMF都会通过各种手段实施救助,当然这次出手相救也不会例外。虽然短期内受此消息提振,欧美股市连续走强,但是欧债问题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后期仍需要时间验证。这将会形成A股转强的外围不确定性因素。

  而国内基本面形势,目前货币政策、通胀等问题已经明朗,但缺乏实质性的惊喜因素。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通胀和经济均出现了缓和回落。观察最近的政策导向,虽然货币政策已经没有太多的紧缩空间,但是也并不意味着随即就会出现宽松,显示政府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在提升。经验表明,只要海外一出现大的动荡、国外经济一下滑,市场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就会风声水起。眼前看来,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预期难以兑现,这就不难理解当前行情低迷的原因。8月份通胀虽然首次出现回落,但是未必随经济回落而接下来出现大幅下降,单月CPI的下行还不足以验证通胀趋势性回落,至少需要连续两个月的通胀下滑,政策才有可能率先局部松动的可能,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可见下一步政策何时松动以及松动的空间,才是行情扭转系统性弱势格局的关键。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外围市场受益于五大央行联合出手救市,在短期有利于缓和欧债危机进一步的蔓延,但中期外围市场并不乐观,因为全球经济放缓预期不可能短期内迅速恢复。而国内经济仍存在下行风险,紧缩政策暂时不会放松。这些境内外基本面因素逐步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识。也就是说,截止目前这类因素引发市场的下跌风险已经充分释放。接下来,市场对其关注度将会开始发生转移。虽然下周超级大盘股中国水利即将路演上市,但是市场中,局部结构化积极因素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比如行业专项措施利好、部分行业景气,重组题材变化等线索。这就将会形成了大盘进入反复筑底,局部结构化投资机会轮动的格局。因此,投资者在对当前基本面形势认清之后,具体操作上,大盘在艰难筑底过程中,仍可以适当关注局部结构化投资机会,比如化工、新材料、农业、医药等以等待风格轮动捕捉其优质个股机会(陈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