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7月12日的公告,不仅维持了房地产新政的基调,而且将对非居民的限购延伸向二线城市。尽管经济遭遇一些增长波折,打房决心不动摇,为今后12个月的房地产政策定下了基调。通过政策调控,抑制炒作,换取时间,早日推出政策性住房。
在“看谁先眨眼”的博弈中,开发商先输一局。2009年下半年买地所建成的新楼相继进入市场,新盘供应压力极大,销售却不见景气,高杠杆的公司开始感受到资金链的压力,不少小开发商的现金流似乎在逐步陷入绝境。
进入“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面对持续的政策打压和买房人的观望,笔者认为新楼盘的售价出现松动的可能性颇大。住房销售数量估计会因此出现反弹,不过反弹力度未必很强,对解决部分开发商的现金流压力效果也未必很大。开发商在与政府、买房人的三角关系中,可能仍处于弱方。
不过,就整个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借贷杠杆来看,目前的水平明显低过2008年周期时的水平,住宅库存大约相当于13个月的销售量,好过2008年19个月的水平。二三线城市在上半年销售还算理想,大开发商也在海外通过发债、增发集到一笔资金。笔者认为,房地产开发商还没有到大举砍价出货的地步,今后一段时间,行业整合比降价更可能体现房市的调整。
有人指出,也许一线城市有泡沫,二三线城市仍值得投资。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基本面,需要做个体的分析。不过笔者认为,二线城市的房价也已经不便宜了。那些城市的房价虽仍低过一线城市,但是当地的收入水平也大幅低过一线城市,“便宜”只是在一线城市热钱眼里的一个相对概念。而且,相当一部分二线城市的住宅库存急剧增加,太原、天津等城市哪怕开发商不再建任何新楼,现有的库存也需要8-9年才能完全消化。另外还有部分城市以政府迁址为由另起新城,-- 那里的房屋空置情况更令人叹为观止。
房地产新政的基调,而且将对非居民的限购延伸向二线城市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