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猛于虎


  中国水电(601669,股吧)即将启动IPO,大盘又再次大跌,融资扩容与股指深跌形成鲜明对比。而最近几个月来,A股二级市场股价不断下跌,市场人气惨淡,怨声载道。笔者测算了下,今年股民、基民、大户甚至上半年增持自家股票的大股东、4月和8月两度增加入市资金的社保资金都难逃“套牢”命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级市场的新股发行,始终是热火朝天,高歌猛进。统计显示,2009年IPO重启至9月7日,共有834家公司上会,660家上市,平均每周有7.5家公司上会,平均每周发行新股6只,过会率达到82%。

  其实,一级市场的火爆,恰好回答了“当下市场中谁在赚钱”这一困惑。证券之星董事长洪榕坦言,PE(创投、私募股权)催生了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潮,企业上市之后PE就可以实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暴利,而上市之后的小非减持压力则全部留给了二级市场。畸形的PE产业必然导致二级市场重心不断下移。

  创投猛于虎。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上半年中国IPO的数量占据了全世界的半壁江山,占全球IPO总数的61.1%。在疯狂上市的背后,PE行业“数钱数到手软”。清科统计,94家新上市企业背后潜伏了259只风险投资或PE基金,为PE带来20.62倍的平均账面回报。值得关注的是,PE投资境内上市企业的平均账面回报为23.29倍,而海外上市企业只为PE提供了平均6.46倍的账面回报。

  尽管与去年相比,新股上市的市盈率和PE的回报已经逐步降低。然而,不可否认,

  实施审批制的A股市场依旧是一个高溢价高回报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的寻租也就在所难免。自去年以来不断曝光的“PE腐败”,就是明证。在利益的链条上,券商、大股东、管理层、政府官员都可能牵涉其中,而最后的买单者只能是不成熟的投资者。几天前,财政部、发改委印发《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意在让“中央财政资金通过直接投资创业企业、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培育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活动”。这预示“国家队”资金也大规模参与到PE阵营中,也意味着PE盛宴将继续下去。笔者可以理解,管理层迫切希望扶持新兴产业,特别是推动处于早中期的企业成长,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然而,国家队的PE如何在投资中做到公平公正、避免权力寻租,如何平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不同投资者的利益,依旧是待解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