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新闻点评——力推公租房导致或令投资引擎熄火


  周一A股市场再度跳空下行,主要股指跌幅超过1%。权重股护盘动力明显减弱,地产、金融、煤炭等跌幅居前,大盘重心节节下挫,但在2450点附近有所企稳,随后成交陷入僵局,沪指由此开始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横盘震荡,尾盘再度跳水,沪指2437点被击穿,最终以2437.80点的全日此低点收盘。去年11月3186点下来,去年6月2319以来的新低,再度熊冠全球。

  点评:如果没有中国水电IPO的消息和美国的示威游行,A股还能支撑一时半会儿,但没有经济增长的格局底部股市的确难以寻底。开始中国股市下跌是因为宏观调控资金面出现紧缩,接下来人们对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越看越清楚,所谓内外交困——在外欧美债务危机动荡不已,成员国家扯皮拉筋始终不能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出口拉动力道减少,而内需受调控影响增速回落,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26%,下半年就是个顺风下滑,房地产特别是保障房这块看资金落实情况也不乐观。机构对中国经济预测是三季度可能在9%左右,四季度或在8%上下,前高后低比较明显,经济增速下滑意味着企业盈利下滑,通胀高居不下导致估值中枢下滑,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戴维斯双杀局面,大家越悲观,对风险溢价的要求就越高,更不要说满世界的不公平、内幕、丑闻和信心丧失。必须指出的是,通胀无牛市,利率水平高的时候,资金都去放高利贷了,或者去买银行较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保收益周转快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吸走股市资金的吸金王,剩下的则是高管减持限售股套现、大型IPO增大供应。对于供应过大网上股民调侃说:中国股市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生出来的都是一张张吸金大嘴,而穷得则是投资者的腰包。A股市场一方面跌跌不休,另一方面新股发行不停。这一现象被市场人士称之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统计显示,去年A股IPO公司达到340只,A股融资额高达1.03万亿元,而股市跌幅却"熊冠"全球主要股市。今年的情况同样如此,上半年IPO164家,A股再跌46点。在目前821只阳光私募中目前已经有101只阳光私募累计单位净值不足8毛钱,其中29只阳光私募累计单位净值已经不足7毛钱。如果按照目前信托公司通常适用的规模和净值两种清盘标准来看,这些阳光私募的清盘警报已然拉响,一旦出现私募基金清盘的情况,市场将会再演连环地雷风暴。 

  财政部公布2011年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1-8月,纳入本月报统计范围的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①(以下简称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继续保持20%以上增幅,但两个月来实现利润和应交税费环比连续下降。

  点评:业绩开始下来了,从营业总收入看1-8月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和部门所属企业,下同)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51467.8亿元,同比增长24.1%,8月比7月环比增长1.5%,)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85772.2亿元,同比增长24.8%,8月比7月环比下降2%。从利润角度看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422.4亿元,同比增长18.6%,8月比7月环比下降8.4%。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856.5亿元,同比增长29.5%,8月比7月环比下降14.9%。从实际缴纳税费看,8月比7月环比下降3.3%。地方国有企业8月比7月环比下降6.9%。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4.9%、18.6%和27.5%。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最具有垄断优势,经济活动中最抗跌的国有企业似乎也HOLD不住了,大家都知道,任何国家的经济状况在刚刚开始滑落而未曾见底的过程中是最难过的,而中国经济滑落的深层次原因是——过去的经济增长动力变成了经济前进的压力。出口导向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外汇储备增加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而外汇占款又是导致货币供应量(M2)大幅攀升的主要因素,中国M2在78万亿的时候,外汇占款余额就达到了24.67万亿,比去年同期高出2万亿,从2003年开始中国大规模对冲实施了8年,到现在还有5.5万亿没有收回,货币过剩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结果就是资源错配;在看投资——从2011年前7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尽管还是维持在25.4%的高位,但主要靠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拉动,这两者的增速都在30%以上,而与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已经在20%以下,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下滑的结果就是经济下滑,我们认为中国当前的这种经济下行是不可避免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转型倒逼格局,才能去寻找真正的内在自主增长模式,改革和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但首先付出代价的一定是经济增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继续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公租房建设,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点评:人人有房住而不是人人有房产,才是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根本所在,保障性住房的修建难,保障性住房是否落实到应该保障的人群里更加重要。经适房、两限房、廉租房、公租房都是保障性住房的一种。最大的区别在于产权,廉租房、公租房都是租凭性质,租房人没有产权,不能转让或出租;经适房和限价房都是有限产权,一般规定购房人在5年内不得交易,5年后上交一定比例的土地收益金后,可以取得普通商品房产权,可以上市交易和出租。

      在经济适用房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条件是收入比较低、住房没有达到标准的北京市居民才可以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但是各地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购房者资格认证。采取个人填报,单位审核的方式很难制止部分高收入或者住房已经达标的家庭虚假申报,骗购经济适用房。对于有产权的经济适应房和限价房来说,是有套利机会的,所以就出现了各类人群办法购买经济适用房,以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寻租,欺诈骗取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的行为,其实是为投机分子留下了巨大了套利空间,开宝马来买房,什么经济适用房小区内经常停放丰田、奥迪等价钱不菲的名车,另一方面利用出租经济适用房进行投资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经济适用房提法降温很有可能是针对上述弊端进行的一种修正;从公租房(和廉租房一样是租赁范围,永远都没有产权的)更适合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但总的来看来看全国推广并不积极,因为这涉及到政府主导,财政资金长期沉淀的问题,目前全国35个大中城市仅有刚刚过半数的城市展开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建设工作,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推进不积极的问题,来源不稳定和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如果全国保障性住房推进力度从经济适用房转向公租房的话,地方政府推动的积极性更差,意味着能够拉动经济增速的保障房投资这块也面临投入下降的现实困难,这也是水泥钢铁和建材板块破位下行的一个基本面因素。笔者联系QQ10110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