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要三思!


  负债累累的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期待着中国将海量购买意大利债券。但是,很快便发现,那至多只是一个闪光的幻想而已。不客气地说,这是一厢情愿或自我标榜的门庭若市。相比之下,温家宝总理坚定地促使一切回归正轨,他在近期的声明中一再表示,“各国应履行职责整顿国内顺序”,“发达国家必须实施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国不会成为意大利的“救星”。何况,中国政府还面临强硬的舆论,公众舆论甚至比国家领导人更具民族气节。艰苦奋斗、高额储蓄和专心致志等优良品质应用来消除贫困、加强国民福利及促进国内消费,这是常识。资助消费无度的遥远国度有什么意义呢?何况,这些国家还拥有对抗中国的殖民历史。

  事实上,中国确实越来越关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坚挺的欧元对于中国无疑是一种优势,时期能够实现金融投资多元化(抵御美元霸权),并源源不断第将产品出口到富裕的大陆。正所谓礼尚往来,中国需要什么作为回报呢?一些“礼物”似乎颇具吸引力:结束欧盟武器禁运,并作出政治让步,认可中国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些举措可能限制或消除世贸组织与中国的贸易争端。然而,很多欧盟国家无意授予中国这个地位,因为他们认为中国还不符合要求。

  谈判的空间很大。其中一项取悦意大利的方式就是为其提供巨额资金支持,缓解债务压力,并借此接近德国和法国等欧洲的重心。但是,当前,中国很可能倾向于以非常低的价格购买意大利资产。意大利的GDP非常庞大,在欧盟位列第三,意大利的企业质量精锐。闪光点还包括:能源和石油等公共用品、资本品技术、享誉全球的奢侈品和服装品牌。更加有形的资产包括:基础设施、通讯网络和旅游设施。对于意大利债券,意大利和德国的利差(受到中国人的青睐)还相当高,但这却是一个疲软的信号。经验和传统显示,中国更加喜欢谨慎。安全和稳定。

  总之,即使意大利最疑心重重的行业也为可能获得中国的援助感到高兴。是时候关注如何促使变成现实了。意大利的哪些地方吸引中国?当然,保护国家利益是繁杂谈判的指南。建议摒弃理想化的方式,以务实的方式取而代之。谈论中国是敌是友,是威胁还是机遇,还无意义,不会产生任何结果。最重要的是透明、坦诚、互利的谈判。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其现实主义时而透着冷酷。为提前取得2016年将水到渠成地被授予“自有经济地位”,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声明中毫不犹豫第表示“如果欧盟国家能够提前几年表示出诚意,我们的友谊将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