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 内容为王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广东省新闻出版业规模蝉联全国第一

  总体规模蝉联全国第一,11项排名中9项第一、2项第二……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布了《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广东省新闻出版业成绩骄人。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谭世勋表示,这除了得益于广东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历史背景、体制改革较早、市场化程度高、信息化基础好等因素,还归功于上级主管部门及新闻出版行业敏锐的前瞻性目光和积极创新、主动参与竞争的超前意识,尤其是在数字出版业、印刷复制业、报刊和图书等方面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形成、总结出一批值得推广的“广东经验”。

  数字出版

  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从1999年开始,以网络阅读为主的数字阅读以平均年增长率40%的速度持续走高,2009年首次超过传统纸质阅读,2010年增幅达到33.3%。随着“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省新闻出版局顺应国民阅读新需求、新趋势,把具有高增长、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的数字出版产业,作为传统出版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进,取得了长足进展。

  在刚刚落幕的“南国书香节”上,“数字阅读体验区”又一次人气爆棚。好奇的小读者聚集在可重复擦写的纳米粒子“电纸书”展台前议论纷纷,或者兴致勃勃地试玩最新出炉的网络游戏;成年读者通过手持阅读器、iPhone、iPad等设备惬意地翻动数字杂志,或者与现场大屏幕上滚动显示的书展官方微博互动。G3手机书城、智能化数据库、移动多媒体阅读区、网络书城……这一切都旨在让读者体验足不出户博览群书的阅读乐趣。

  省新闻出版局科技与数字出版处处长苏毅告诉记者,广东数字出版起步早、基础好、速度快,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发展纲要》把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产业提到重要位置,从2009年起通过文化产业项目申报方式向数字出版产业进行5000万元左右的专项扶持。省新闻出版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数字出版管理处,实施八大数字出版核心工程,申报和建设数字出版、音乐创意、网游动漫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成立全国第一个数字出版社团组织,在深圳文博会、南国书香节等重大展会开设“数字阅读体验区”,这些举措有力促进了我省数字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

  目前,广东门类齐全的数字出版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从赢利模式成熟度和市场占有率来看,以广州和深圳为两大中心的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尤为突出,拥有网易、腾讯、金山、华强等多家龙头企业。2009年全省数字出版总收入增至150多亿元,同比增长50%,约占全国数字出版产业总量的1/5,2010年超过200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250亿元。

  而在谈到行业发展前景时,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谭世勋称,仍会坚持“内容为王”,着重在图书出版领域打造拳头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印刷复制

  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一本貌似普通的2011年月历,眨眼间能变成一个多用环保袋;世界最新的智能标签(RFID)技术,不仅将有力地推动票据“无纸化”,还将有助于解决税控和防伪两大难题;以亿来计算的像素的特殊印刷设备,能精确“还原”一幅中国水墨画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甚至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油画颜料的层次感和细腻笔触……

  “印刷业绝对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仅限于印书、印报纸或办公室文件打印,技术含量不高,事实上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载体’行业,广东印刷复制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全省新闻出版业中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省新闻出版局印刷发行管理处副处长郭建平说道。

  记者从省新闻出版局获悉,2010年广东印刷复制业总产出1991.22亿元,占全国24.35%,“增加值”、“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重要指标均占全国近五分之一,总体规模在全国仍排第一位。

  郭建平告诉记者,近年来,广东更是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印刷复制业出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资本密集化、企业规模化,全省注册的印刷复制企业总计有2万多家,其中投资超过1个亿的有300多家,如深圳劲嘉彩印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上市,鹤山雅图仕公司、深圳鸿兴印刷公司,年产值都超过10亿元,光盘复制业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60%,成为中国音像制品制作、复制、发行的三大主要基地之一。

  其次,面对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节能减排新要求、金融市场的波动等普遍性挑战,不少企业纷纷由单纯承接印刷任务,向创意设计、包装等领域过渡,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雅图仕、雅昌等一批先锋企业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专门成立了研究高端印刷技术的部门,通过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迅速成长为各自行业的领军者。

  新闻出版

  坚定不移走市场发展

  《报告》还对120家新闻出版业集团和550家图书出版单位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了综合评价。“广东军团”再展雄风,报刊类集团实力突出,在总体经济规模前10位中,我省占了3家,比2009年多一家,分别是位居第二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位居第七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位居第十的深圳报业集团(新进)。而在出版类集团排名中,广东省出版集团总体规模与2009年相比,排名从第11位上升到第9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范以锦指出,广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广东新闻出版业尤其是广东报业的发展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没有思想解放、锐意进取的“大环境”、“大气候”,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为新闻出版业创造的宽松、良好的环境,就没有广东报业的异军突起、快速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口号,对新闻出版业更是影响深远。

  谈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范以锦强调,该集团一直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著称,一方面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市场,不仅都市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要求走市场,包括《南方日报》这样的机关报也要求接受市场考验;另一大心得便是重视品牌培育,对于现有传媒品牌,没有守成心态,而是大胆出击,注重维护、提升、拓展。范以锦特别提到了《南方都市报》与腾讯网合办的大粤网,认为这是一个“以互联网专业经验和资源,倒逼传统报业向全媒体转型”的典型,最终目的是实现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和全方位运营的乘方效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巨人的一部分。”

  有传媒界研究人士指出,报业是广东在内容生产环节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但激烈的同城化竞争,使得广东报业的整体优势未能充分体现在资本市场中。如何在出版企业、报业集团上市、跨省跨行业扩张、内部改革资本运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将是广东新闻出版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

  ■ 数字出版亮点

  ● 目前,广东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互联网出版企业达30家,数量仅次于北京,国家音乐创意产业基地深圳园区、广州园区在全国率先挂牌,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也获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 广东数字出版产业联合会于2010年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数字出版社团组织。

  ● 广东自主研发的语义智能搜索引擎、电子纸(电泳显示)、多媒体复合关联技术编码(MPR码)等数字出版核心技术也引领全国,与国际同步,其中MPR码技术被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国家行业标准。

  ● 2009年在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广东企业获得数字出版年度奖14项,并囊括了被业界认为难度最大的“创新技术奖”过半奖项,成为该届获奖最多的省区;今年在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广东继续成为获奖最多的省区;在第六届深圳文博会数字出版展示交易会上,广东展区荣获“优秀展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