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读者永远是正确的”


         我认为“读者永远是正确的”的观点不严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一个事物都需要在特定的背景下全面进行评判论断,而单从一个方面来品评一件事物难免会有窥豹一斑之嫌。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读者也一样。就概念而言,我们所指的“读者”,他的特定身份仅存在于“文献信息获取需求”与“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这一特定范畴内;一旦走出这个界定,“读者”就有着各种不同的身份。虽然进党校培训的都是基层党员干部,但难免会有几个混进革命队伍中来的腐败分子,他们可能心理不健康,也可能性格古怪。当然绝大多数都通情达理,能够遵章守纪。如果就个体读者的利益是建立在伤害广大读者的利益之上的,那么这个“读者”恐怕就是不正确的,图书馆面对的就是这样五彩缤纷的人群。我们还应该认为“读者永远是正确的”吗?
        当然,“读者永远是正确的”,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对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是有益的。它的含义是“以读者为中心”,在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同时,根据读者的意见建议,主动调整工作方式,对工作中的不足加以改正。其积极意义在于,提醒图书馆服务人员从根本上转变服务观念,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同读者发生矛盾;对读者的抱怨要妥善处理,本着服务和宽容的态度,使矛盾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读者满意度。检验读者是否满意的最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只有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并尽可能的为读者去做,才能够使读者满意。
     “读者永远是正确的”,这个观点我们既不能将其视为工作的唯一准则,也不能全盘否定,应该审慎对待。我们不能对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盲从,也不能单纯的为保证广大读者的信息需求而自我贬低人格,造成馆员与读者之间产生人格尊严的不平等。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在读者与馆员地位平等基础上的、服务得到应有认可、读者需求得以最大满足的双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