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山西综改区的几个关键问题


 再谈山西综改区的几个关键问题

崔满红

   [编者按]前几天在北京开会,中国财经报的记者李蕾找我谈谈山西综改区,以下是所谈的几个主要问题,中国财经报摘登了部分内容。转收到这里来,供朋友们讨论。

    中央应该设立“山西综改办公室”

    《中国经营报》:从你的角度,目前山西综改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崔满红:从根本上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山西缺少一个纲领性的综改路线图。山西省政府正在做这件事情,但我觉得仅靠山西自己的话缺少了一个层面,有些宏观问题比如税收和转移支付等,会涉及到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平衡问题,特别是会影响到企业开采成本的资源税问题等,这些方面制定决策的权利不在山西。虽然有先行先试的权利,但山西要想改革有些红线是突不破的,那怎么办?就需要比山西更高一级的权力机构来推进。

    我觉得中央应该设立一个山西综改办公室,专门用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与山西省一起,为未来35年,甚至是3050年的不同时期来聚焦综改路线图的设计。这是山西综改的本质,没有这样的路线图,就没有判断标准,就会形成头痛医痛,脚痛医脚的状态,付出了代价却没有效果,综改的成功希望很小。也就是说,这届以及下一届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该受到政绩的驱动,而是应该由中央和山西共通设定的综改路线图来牵引。

    “先行先试权”尚未落到实处

    《中国经营报》:对于山西“综改试验区”,国家所给予的最具含金量的政策是“先行先试权”,你觉得山西应该如何善用“先行先试权”以推进综改试验和促进经济转型?

    崔满红: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批了9个综改区,但山西与其他指向很明确的综改区不同,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就好比要用一篮子各种各样、高中低档、交错在一起的菜做出一桌宴席,是一个资源型经济体要在全省范围内对所有的事务,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被赋予更多先行先试的权力就难以有成效。

在目前这个阶段,不是先行先试,而是先想先试,只是说这些综改区有先想问题的权力,之后还要上报审批,所以究竟先行先试的效果如何,决定权不在山西,而在中央的各个部委,这对于综改区是不公平的。

    在综改路线图明确的前提下,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只要大方向是对的,打个招呼就可以做,成了别的地方可以借鉴,败了也不追究山西的责任,这才是先行先试。但是当前很多方面决策的权力不在山西,先行先试的机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山西的聪明才智就调动不起来。

    实际上,不管山西的综改如何进行,山西承担国家经济发展“锅炉房”的历史责任不会变,但是反过来也应该给予山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认为,在把一些底线比如每年供应多少吨煤,缴多少税等跟山西说清楚之后,其他的事情中央就应该少管一点。权力划分问题是在山西启动综改的要害,不能一直束缚手脚。

    山西综改的根本目标是改善民生

    《中国经营报》:山西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综改试验的根本目标及其核心是什么?目前有一些学者认为,已经批复的这9个综改区的发展成效一般、步伐慢,对此你怎么看?

 

    崔满红:综改的关键是在资源型经济地区怎样解决历史问题和发展问题,核心则是民生,或者说百姓的福祉。像挪威这一次的爆炸事件,为什么一个经济水平靠前、福利水平靠前的社会矛盾激化程度至此?根源其实是移民问题,本质上是个民生问题,因为移民的涌入冲击到本地人的福利水平并导致民怨,所以这时候就有人出来通过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恐怖事件就是一种弱势群体对强势集团的一种反抗手段。山西的综改也是一样,资源型地区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经济发展并不是根本目标,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是为可持续的改善民生问题的一个途径。当厘清了综改的目标之后,才能够按照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向来设计路线图。

    有一句话叫思路决定出路,但我认为是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出一个思路比较简单,但并不等于说已经想清楚了要如何做。综改区的发展需要一套对于经济、社会较为先进的思想来指导。据我的观察,目前已经批复的这9个综改区的发展成效一般,因为综改的步伐慢,为什么步伐慢?就是因为思想不够解放,带着紧箍咒。每一个综改区都应该在某个特殊领域表现出最具有创新性的变革,每一个地区都应该体现出不同的活力来,就像曾经的深圳,有着明确的目标,有了发展路线图,才会有清晰而高速的发展,才能够带给人一种信心和前途。整个区域的动力机制就是这样长生出来的。

    山西省与综改区的发展目标应“合二为一”

    《中国经营报》:一直以来,关于山西体制僵化、观念落后的声音不绝于耳。据你的观察,山西从上到下对于“综改试验区”的认识如何,思想观念是否会成为山西进行经济转型面临的一个困难

    崔满红:有人说山西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我也觉得山西确实有很多地方放不开手脚。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应该更多的让市场来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是中央对山西,以及山西对下面的这种计划经济的色彩仍然很浓厚,这与山西掌握着国家的战略性资源——煤炭有关。

    对于本省的经济发展,山西省政府有一套指标体系,有“十二五”规划,综改区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就变成了两张皮。也就是说,从省委省政府、到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没有把责任全部落到综改上来,现在从中央到山西对于综改区的重视和理解程度还不够,而当初在成立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时候,他们的使命就是改革开放。

    中央应该把对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考核指标设计成一套为对综改区推进的考核指标体系。山西省委省政府带领着三千四百万父老乡亲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那么一系列的试验包括教育、福利等一应俱全的所有问题,都要按照综改路线图来推进,山西省的“十二五”规划应该就是综改区的十二五规划,省委省政府就是综改区最大的办公室,山西的省委书记就是综改区“区委书记”,山西省的省长就是综改区的“区长”。

    有了这种理念和高度,并且山西省从上到下,包括老百姓在内都在想怎么先行先试,担纲综改区的主角才行,但现在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山西综改区就有可能出现付出了代价但毫无结果的局面,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