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发现,楚门镇正在悄悄改变。
龙王河大南塘河段的河道变宽了,河水一天比一天干净,河道旁的违章建筑被生机盎然的绿化带所取代。
楚门镇规划展示馆和湖滨会所依傍着碧绿的湖水,构成一幅颇有江南水乡风韵的油画。
世贸中心大酒店施工现场的宣传栏里贴着一张写有“百日大会战倒计时,距离目标工期83天”的大字报,工人正在忙碌地修筑地下室停车场的地板,有的在清理废钢筋,有的在焊接,有的推着手推车跑来跑去,高耸的吊塔矗立在施工现场,不停旋转着大手…………
徜徉在日光的楚门,随处能感受到城市建设的激情,时时能倾听到幸福花开的声音。
从“镇”到“城”,并不是妄想。
目前,楚门镇省级小城市培育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已全面启动,楚门离人们理想中的小城市已经渐行渐近。
“今年以来,楚门紧抓被列为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的历史机遇,按照上级对小城市培育提出的‘敢闯敢试,率先发展’的要求,围绕‘家居产业名都、滨海活力名城、人文生态名镇’的功能定位,迅速启动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楚门镇党委书记杨良强告诉记者,楚门镇计划三年总投资75.8亿元,涉及工业经济、基础设施、商业住宅、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体制创新等6大类152个项目,着力打造现代新型小城市。
据悉,目前,152个项目中,有在建项目119个,竣工项目(今年年内可以完工的)12个,前期项目(计划投建,正在进行前期工作)21个,在建项目所占比重达到78.3%。
加快项目落地推进 致力改善民生
开创小城市培育建设新局面,全力打造发展新亮点,重点项目建设是关键。没有项目支撑,小城市建设就无从谈起。为此,今年楚门镇坚持加大投入、下大力气紧抓重大项目落实。
在小城市建设规划中,楚门镇委托国内知名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楚门镇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30年)、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城市功能是实现楚门镇从“镇”向“城”突破的一大关键,为此,楚门镇拟定了一系列相关建设项目。目前,76省道复线南延楚门至疏港大道工程、昌业路南北联通工程、南兴东路延伸等6条共8.8公里道路建设快速推进,已完成征地420亩,企业拆迁1.5万平方米,民房拆迁120多间1.2万平方米,逐步形成辐射周边乡镇的“五纵四横”城市化交通网络;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县第二人民医院、华龙时代广场等大型公共服务项目动工建设,文玲书院预计10月份竣工,规划展示馆已建成投用;中心幼儿园、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国际动漫数码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已全面启动……
“小城市培育坚持的是以人为本,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所以,在我们目前拟定的建设项目中,民生工程是其中一大重点。”楚门镇党委副书记卢建波细数着楚门镇上马的众多民生工程,“投资3000万元实施被列入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大南塘河整治工程,拆除沿岸580间10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正在进行清淤、驳坎及斗闸主体工程,预计9月底前完成;投入近5000万元,完成占地30亩市民广场一期工程;投资1.2亿元实施清水工程,抓好总长10公里的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积极探索农房改造、拆迁安置‘立改套’的新路子,在城郊、东门、余家等村实施550户的‘立改套’试点……”
推进转型升级 优化社会服务
众多项目纷纷落地启动,开始为楚门镇小城市培育工作打基础、焊框架,接下来,楚门镇将在这个框架中填充什么?
“小城市培育建设不只是三年,这三年只是小城市培育工作迈出的第一步,根据小城市培育的定位,转型升级摆在眼前。”卢建波告诉记者,楚门镇将致力于推动科技、人才、金融、市场创新,打造企业创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创新转型的人才支撑等,并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整合优化玉环商展中心、现代家具城、中国水暖阀门城等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新兴市场建设,打造集家居、五金建材、物资回收交易等产源地市场群,逐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楚门镇还在创新社会管理、优化社会服务平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楚门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大楼预计将于近期开工建设,服务中心拟设立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大窗口,建立审批领导常驻审批中心制度,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体系,集中办理县各部门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十个一”标准完成全镇28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9个居委联合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组建具有综合执法职能的楚门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镇域范围内依法统一行使综合行政执法领域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楚门镇被列为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这对楚门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契机,而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群众,只有让群众从中得到便利、实惠,让他们对区域的发展充满信心,热忱参与到当地的发展中去,楚门镇才会越来越好。”卢建波说。——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