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摘自《图书馆建设》2006年第四期 原文4000余字]
换灯泡需要多少个编目员?假如《英美编目条例》中已经说过怎么办,那么只要1个编目员就够了。
换灯泡需要多少大学图书馆员?只要5个。其中1人换灯泡,另外四人成立1个委员会,起草抗议书,因为换灯泡不是专业工作。
换灯泡需要多少个参考馆员? “我不能马上回答,但是我知道在哪里可以查到。”
换灯泡需要多少个图书馆业务工作人员? 需要7人,1人按规定要求换灯泡,其他6人逐级校对。
……
这是一个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笑话,因其传神地表达了图书馆员的职业特点,刻画了图书馆员严谨甚至古板的工作作风,被认为是图书馆界最经典的笑话。 那么,作为学术性的服务机构,图书馆能否接纳幽默?从有关的事实报道来看,图书馆界不乏幽默人才,将幽默与工作结合,将是指日可待。
国内四大图情论坛上,“学报沙龙”中名为“论剑”的网友以金庸的“华山论剑”为模板,诙谐地将图书馆学界的四位大师比作“东邪西毒”;而“未水笑”先生虽为博导却童心不老,“北刘南杜”于嘻笑怒骂间抖落了多少图情教育的无奈与辛酸。博客上的几位先锋人物更是风趣睿智的馆员典范,老槐也博客、游园惊梦、钱途无量……一篇篇博客日记读来常让人会心一笑。
美国图书馆员似乎更具有幽默天性,他们更愿意从工作中挖掘笑料。馆员Denise创建的“图书馆幽默”收集了大量与图书馆相关的幽默,堪称图书馆界的“魔鬼词典”;L.Absher创建了名为“口红图书馆员”的网站,以调侃的口气传授女图书馆员的美丽秘诀,同时在她的博客里还记录了一个爱开玩笑的时尚女馆员的日常点滴。
相比较而言,在幽默管理方面,图书馆界做的尝试还太少。陈荣昌老师报道了他在工作中用幽默妥善解决与读者冲突的事例。密歇根州立大学图书馆,管理层在两年一度的职员茶话会上举办了一个竞赛,要求员工们把同事孩子小时的照片与现今照片进行配对,准确率最高的可获奖。S.M .Vazakas则报道了他们馆组织一个神秘谋杀案的破案游戏,参与者需要使用图书馆的系列资料,如参考工具书、OCLC,甚至古籍库的特藏才能找到答案。员工们在寻找凶手的过程中结交新朋友、体验刺激和欢乐,获益匪浅。
在图书馆工作中引入幽默,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国图书馆界也越来越重视在图书馆营造幽默轻松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