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山阳县将建成核桃加工企业集群 年产值超亿元


  价值中国网讯 (记者卢剑利)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核桃保健功能的了解,核桃产品开发前景必然更为广阔。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计划在10年内建成年产值过亿元的核桃加工企业集群,把山阳构建成核桃商品流通集散基地,充分发挥核桃基地及其产业的经济效益,把核桃产业打造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第一大产业。

 核桃作为山阳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按照“抓规划、上规模、强科技、扶龙头”的工作思路,走基地产业化、发展专业化、管理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的发展之路,通过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校地合作、扩大基地、良种引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等措施,增强核桃产业的科技含量,使当地核桃产业发展实现向集中连片规模化栽种、科学管理、良种本土化转变,支撑引领山阳核桃产业做大做强。

    

                山阳县核桃林地

 围绕秦巴地区核桃产业发展,陕西省科技厅通过各类科技计划持续支持秦巴地区特别是山阳核桃产业发展,尤其是推动山阳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选派专家组常驻山阳指导当地核桃产业发展,设立核桃试验示范站开展核桃品种改良、科学修剪、无公害防治、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等示范推广工作,使山阳核桃产业迈上了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先后建成了以城关权垣村核桃高接换优、高坝石头梁村核桃标准化示范。

  

          2011年9月20日,中央新闻单位记者采访山阳县核桃产业建设发展情况

    

     商洛市委副书记杨长亚在山阳县调研核桃产业,与当地农民攀谈了解收入情况

    

       位于山阳县的陕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大做核桃"深加工"的文章

 目前山阳县发展万亩以上的核桃基地镇15个,千亩以上的专业村87个,5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26个,核桃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25个,5000元以上的示范户168户。截至20119月,山阳县累计完成核桃产业总面积发展到了33.6万亩,核桃总产量达到4885吨、总产值达到1.2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80元,户均收入1440元,高接换优52万亩,成活率达到95%以上,核桃总产量和总产值“双创”历史新高。预计5年后,亩产核桃100公斤,亩产值达到2000元,总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10年后,亩产核桃200公斤,新增产量1040万公斤,新增产值将达到2亿元以上。同时,陕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在省科技厅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核桃系列产品研究与开发,目前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核桃系列产品生产线4条,年加工核桃系列产品达370吨,已成为陕西省在核桃精深加工方面的科技型核桃加工企业之一。

 为了进一步总结山阳核桃产业发展经验,安排部署秦巴地区核桃产业科技工作,继2009年在黄龙召开的“陕西省渭北优质核桃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之后,省科技厅2010年8月在山阳召开了“陕西省秦巴地区优质核桃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现场会”,会上印发了《陕西省秦巴地区核桃产业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从现在到“十二五”末,重点开展核桃品种的引进、筛选和创制,优质高效标准化管理配套技术,核桃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研究;重点实施种质资源库建设、新品种创制、核桃标准化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等六大科技工程,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在秦巴地区形成以商洛市为核心,秦岭北麓基地带、秦岭南坡基地带和巴山北坡基地带的“一心三带”的核桃产业基地布局,为秦巴地区”十二五”末核桃种植总面积达到432万亩,总产量6万吨,产值13亿元的总体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年前,山阳县城关镇桃园村赵新荣的2亩承包地曾经是土壤贫瘠的低产田,如今已成为年产核桃350多公斤、纯收入近7000多元的良种核桃园。2008年,他通过租赁土地,种植香玲、辽核1号等优质核桃,又建成7亩核桃林,仅此一项,年收入3万余元。

 这位曾与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的农民,瞅准山阳县将核桃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机遇,率先栽植良种核桃,不仅实现了自身致富的目标,而且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群众栽植核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目前,通过干部捐资、国家补贴、群众筹集等融资渠道,桃园村以狠抓低产林改造和综合科学管理为主的优质核桃建园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核桃良种基地1000亩,全部挂果后,全村核桃年产值可达30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山阳县在高坝镇的石头梁村、城关镇的龙王庙村等处建成了一批良田、良种核桃示范园,通过与种粮效益比对所产生的示范带动效应,全县已产生了核桃种植由坡地到川道良田的跨越式转变。

 目前,山阳县先后建成高坝鱼塘、漫川水码头、高坝寺沟、十里薛家沟等一批百亩以上良田栽种核桃的示范园,经济效益是种粮收益的3至5倍。

 “良种推广、良田种植更有利于我们的核桃产业上档次、成规模,提高农民收入。”山阳县副县长王立栋说,“同时,按目标规定全县每年高接换优、良种推广不少于6万亩,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压力。”

 王立栋介绍,山阳县每年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核桃产业的发展,同时加上省、市配套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每年的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资金紧张依然是制约核桃产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王立栋算了一笔账,一亩良种核桃光树苗就需330元,加上人工费等成本推广良种每亩最少600元,推广难度较大。“尽管很困难,但我们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在全县新发展良种园48万亩,嫁接改造10万亩,使全县优质核桃基地突破60万亩,年产量突破2.38万吨,产值超过4亿元。”

 据介绍,目前山阳县核桃产业基本处于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状况,没有形成有效的经营合作组织,每年的核桃销路主要是以原核桃果、核桃仁销售,原始产品销售占总产量的85%,使得核桃产品的加工增值转化率低,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效益低下。

 相关产业专家认为,延长产业链,首先要提高现有核桃产品的质量,推行核桃专业合作社,制定全省统一的栽培标准及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实行按品种包装,使分散的千家万户千差万别的核桃产品达到一定区域的统一规格产品。

"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没有固定的渠道,自然也没有稳定的质量,为了维持生产,原料质量的良莠不齐必然影响到商品品质的优劣不等,这个问题的缺口恰恰在于企业没有和种植基地对接,而种植基地是由一家一户组成,在核桃的采收、粗加工、销售等环节完全是自由的、随意的和盲目的,所以核桃协会必须马上建立。”山阳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何乾义建议,“应该鼓励探索龙头企业与果农共同发展的新机制,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保护收购价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核桃产业化经营水平。”

 核桃专家耿义良认为:“在进行品种改良发展核桃产业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山阳核桃品牌的保护意识。应该积极申请有机核桃、山阳核桃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山阳核桃品牌。”

 对于未来的发展,山阳县副县长王立栋很有信心,“核桃是理想的保健食品,国内外市场广阔,需求量大,销售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核桃保健功能的了解,产品开发前景必然更为广阔。我们计划在10年内建成年产值过亿元的核桃加工企业集群,把山阳构建成核桃商品流通集散基地,充分发挥核桃基地及其产业的经济效益,把核桃产业打造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第一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