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充斥着谎言。
面对谎言,我们需要淡定。当你证实自己遭遇了谎言与欺骗之后,大可不必如怨妇一般地抱怨“我被骗了”,更没有必要如祥林嫂一般地逮谁跟谁诉说自己的委屈。当你对于对方的陈述仅仅是质疑的时候,也没有必要用审问者的态度,仇恨一般地与对方剑拔弩张、势不两立。
就如那句颇为耐人寻味的QQ签名:没什么可怕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还有一句话是:不就是受骗上当吗?谁没上过当啊!有什么啊?
甚至有小品演绎真实生活,“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必将是谎言”。
谎言有千万种不同的变化,那些变化让人无所适从。
说谎者容易形成习惯,说谎一旦形成了习惯,就会下意识地编织不真实的陈述。
有一种测谎仪,会感觉到人在做陈述或者应对的时候,内心与身体状态的微妙变化,那种变化几乎没有人可以隐瞒。即使可以暂时隐瞒,都难以持久并终身隐瞒下去。
生活在谎言之中的人,总会被阴霾所笼罩,不管是心理还是情绪,都会一直无法见到阳光。因为他(她)与感情格格不入、跟信任背道而驰,没有任何主流观念可以相容。
任何谎言都是受到后天的环境影响的,不管是贪婪还是恐惧,是搪塞敷衍还是巧言令色,都不存在任何一点生存的空间与基础。
说真话有那么困难吗?
真话之所以难以说出口,是因为有内心的压力与阻力,有各方面的顾虑;或者是尽量避免会给某个人带来的伤害或者蒙受的损失,而那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或者是自己都不相信,当一件事情连自己都不相信的时候,也很难让别人相信。即使说了别人也不会相信,那么索性就不说,或者搪塞敷衍,以谎言去应对。
面对不愿意向你袒露真情的人,你需要知道,他隐瞒事实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希望索取利益?是意图避免伤害?是寻求保护与掩盖?还是为自己赢得时间?证明自己是可以被寄予希望的,自己所做的事情并非对方想像得那么失败?
谎言注定难以收获信任与感情,当说谎者意识到并得到这样的结果,感觉自己不被信任,感觉自己被正规的感情排除在外,就会缓解自己说真话的动力,并形成说谎话的习惯与趋势。
所以,即使面对谎言也姑且信之,这才是应对说谎者应有的态度。谎言多了就会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或者下意识地去掩盖真相。
但任何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感情都是不牢固的。所以谎言只会产生并加重不安全感。
谎言不仅不会带来信任,更不会产生情感的。
面对说谎的人,人们往往会由于无所适从而恐惧;但那些说谎的人,更是恐惧。
他们由于恐惧而编织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谎言,在说谎并等待对方验证的时候的惴惴不安,以及为了不被揭穿而罗织的更多谎言。
因为说谎者知道:一旦说了谎言,他(她)与人交往的基础就将不复存在!
不仅是谎言所针对的人,最终会迷失在谎言的迷雾中,说谎者本人也会由于自己的谎言而迷失。因为说谎者连他(她)自己都不知道哪句话是应该被相信的,不知道哪句陈述是最终被相信的了。
一句谎言会让其夜不能寐,终日被谎言所绊,即使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都难以瞑目。因为总是感觉会是亏欠。即使是暂时占了便宜,从长远看来都是亏的。
那种亏欠的感觉是在不断增强的。
谎言是一种奢侈的投资,是要付出忐忑与惊恐的。因为谎言是虚构一些对自己(以及自己人)有利益索求或者避免自己人受到伤害的事情。
谎言并不单纯是欺骗,因为欺骗会有利益需求,通常只有相对陌生的人,才会通过谎言与欺骗来获取利益,当彼此走向真实而需要经常去面对的关系,任何谎言都将是自掘坟墓。
但并不是说亲友之间就没有谎言,那种谎言更多的是无奈。比如自己不想承认的事实,比如自己难以左右的结果,比如在面对难以挽回的损失的时候,都难免要以善意的谎言,尽量避免自己的亲人家人爱人恋人受到伤害与株连。
我们不是要为说谎者开脱,而是说谎者也有自己的隐忧。
有些谎言是善意的,比如延迟告知或者有限告知,因为每个人都有隐私权,用隐私权去应对知情权,是到哪里都说得过去的。
但所谓延迟并不意味着无限期延迟。每个人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在约定的周期之内没有将基本的事实澄清,就从延迟告知变成了刻意隐瞒。其实在这两者之间本来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可以把所有的刻意隐瞒都弱化为延迟告知,但其中的分水岭依然是善意与恶意之分。
你可以利用别人对你的宽容得到自己的生存空间,但那总是一种仰人鼻息的感觉。因为人家可以给予宽容,也没有义务永远无条件地容忍。
总之,不管谎言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欺诈就是双刃剑,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贾春宝
2011年9月25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