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今天,2006年的9月28,九月的第三次济南之旅开始了。几年前在路上的生活从九月开始又回来了。
在路上的生活总是最辛苦的,也是精彩的。第一次在路上打开电脑,第一次用联通的无线上网,边走边写自己的博客。


   每次上路的感觉总是很兴奋,因为每一次出发,都意味着一份新的挑战开始,每次出发都有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远远的等待着你,那种感觉总是那么的令人激动。


    十几年的营销工作始终是和出差联系在一起的,出差在几年前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激动和欣喜也逐渐的少了。每次的出发虽然心情不一样,目的也不同,但是总是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在路上。十几年来,在路上的时间加起来怎么也有几个月,有时候路上的时间会占去出差时间的一半,比如考查县乡市场,往往是下了飞机换火车、汽车,然后就是摩托车甚至拖拉机了。记忆中最牛的一次去看乡镇市场是当年做某个机品牌大区经理的时候,刚刚上任,第一次去一个地级市,城市经理竟然打了一辆车带着我一天转了3个县。那时我的出租补贴是每个月400元,当时虽然是在一个小城市但是一天的包车也有200元了。那个急于表现的经理不久被辞退了,虽然是在我离开那个企业之后。但原因可想而知。这样走马观花的看市场历来不是我们这种营销人的风格,如今也再也没有哪个企业的销售人员敢于那样做了,因为,那几乎是一种必死的做法。市场,是必须用脚一步步走出来的。


   记得以前在白雪的时候,很多同事尤其是下属都害怕与我一起去看市场,因为我太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每次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我都会选择用步行的方式在这个新城市新市场走一走,一走一天。累了就找个茶馆或餐馆坐下来,更多的时候是在麦当劳或是肯德基。安静的坐一会休息一下然后再出发。所以很多时候,在一个去过一两次的城市,说出他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什么位置,或是突然告诉同伴街道转角处有家什么样的茶馆是我经常令同伴吃惊的能力。但是对我,我觉得很正常,因为这是很多做过区域经理的人生存的基本技能。每天都可能走在不同城市的,每天手机都在漫游,你不知道用哪个城市的手机卡最好,因为你不知道会在哪个城市呆的多一点。随时,可能需要找一个酒吧或茶馆坐下来给手机充充电,或者是找个网吧收一下邮件什么的。
  

   不知道中国有多少大区经理,也许象中国的处长一样多,但是也有些大品牌的大区们幸福许多,可以象老大一样飞来飞去,不过他们的大区也许会是几个省,因此,他们也不轻松。当然大区经理的生活却非常相似,就是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家里多。
  

    很不幸,出道前几年跟过的老大都是那种特拼命又特爱亲历亲为深入基层的,因为此,自己做了老大以后下属的日子就也不很好过了。不过,这种扎实对于市场是有用的。前两天遇到一个品牌的山东区经理,感觉就像多年前自己一样,踏实,天天和代理商混在一起,市场便是这样混出来的。
  

   后来做了企划部长、市场总监之类的职务,不太需要去开发市场了,但是路上的时间却更多了,那时的任务更多的是检查市场的表现,看看品牌的露出度,查查铺货率什么的,做过三星代理的人也许都听过他们老大当年在广州天河市场外啃着面包数显示器箱子的事情,我 2000年听到的这个事情,于是,不断的突然出现在某个城市,检查市场就成了我的经常的工作。


    还是在那个手机品牌的时候,我曾经在泰安上火车然后在下一站下车打车折回泰安,也许就是2个小时吧,我们的专柜里一下子就全部换成了竞争对手的产品,所以后来这个品牌倒闭也就不奇怪了。没办法,很多的中国市场在那些日子就像3岁的孩子,你需要一时不停的看着。以前曾经跟过的一个老大,管一个省,一年下来车子居然跑了10万公里,为什么,几乎天天在各个地级市转,高速公路就是办公室。

    这就是在路上的故事,每天我都还要面对,虽然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不再是企业的一分子,更多是作为外脑冷眼的看着市场,但是路还是那些路,路上的心情还是依旧,只是路上的人开始成熟了,市场也开规范,就这像这高速路越走越宽了。这时候,做市场的就开始容易一些了,就像修路一样,一旦修好,接下来收钱就容易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