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正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同,欧债危机是一场主权债务危机,目前其得不到良好地解决,并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演变成为一场信心危机,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动荡,使经济复苏继续蒙上更深的阴影。
欧债危机的持续性
由次贷危机所引致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场货币危机,表现为流动性不足,而欧债危机从根本上来说可能更是一种由于结构性原因所造成的财政性危机。欧元区各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是各国并没有财政政策协调体系。各国通过财政赤字的扩大,实现对本国经济的刺激和就业的增加,以过度借债催动本国经济透支化发展,掩饰了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换取了民众对于执政党的支持。但是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却能够以统一货币政策为由被归咎于欧洲央行。这种情况下,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扩大化的冲动也不足为奇了。
与此同时,欧元区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风险被扩大。如希腊等相对落后的欧元区成员国,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欧元区国家相差较大,其内部严重的高失业率等结构性问题比较严重,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这些问题更加凸显出来,从而率先暴露出主权债务危机,进而也影响到其他国家。
由此看来,短期内的刺激政策以及增加对欧债的购买、提高流动性或许可以使危机得以延缓,压力相对降低,但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蒙代尔认为应对欧债危机只有三条出路,一是财力充裕的国家对资金紧缺的国家实施援助以避免其陷入破产,二是后者要将福利项目调整到与其财力匹配的水平,实现预算平衡,以赢得其他成员国的支持,三是在欧洲建立一个财政机构,以弥合欧元区管理结构上的裂缝。其第一条建议能否得以实现,并不取决于各国的道义,而取决于援助国自身的财政状况以及被援助国后续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计划能否有良好的预期。第二条建议对于多个国家而言都不是能够立刻可以做到的,需要各国执政党对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协调政府与民众等各方面的利益与矛盾,多方权衡协调。而第三条建议道出了根本解决方法,但不难看出,要在欧元区国家间实现财政政策的统一,绝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必定要经过各国间长期的协调与磋商,使各国认识到放弃各自独立的财政政策的利与弊,构建起各方能够接受的决策体系。所以,欧债危机的根本解决一定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欧债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从国内的反应来看,不少人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认为欧洲债务危机对于中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确,欧元资产在中国外汇储备中占比远小于美元,但是对于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而言,我们并不能轻视欧债危机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从实体经济方面来看,由于欧盟是我国目前第一大贸易伙伴,欧元区国家陷入债务危机所引致的动荡,也影响了各国的内需,对于进口的需求降低,从而会影响我国对于欧洲的出口额。同时,欧元的贬值也会进一步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这对于部分出口型企业(尤其是以欧洲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企业)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和应对。
由于债务压力难以消除,欧元区各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将可能面临日益严格的财政紧缩,这可能会导致各国的经济增长更加疲软,但目前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这种情形下,欧元区国家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往来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包括影响到欧洲国家在我国的投资活动。也许又会有人认为这是赴欧洲“抄底”购买资产的好时机,但是在一个经济增长预期很差的环境下,这种想法并不应该得到鼓励,而应该视国家战略和具体行业情况来具体分析操作。总体来说,作为发达地区的欧元区国家增长乏力甚至衰退,对于有着多方面联系的我国来说,不会是好的消息。
另外,由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相继陷入债务危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所涉及的面不断扩大,以及三大评级公司不断下调欧洲各国的主权评级,由此带来的恐慌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这对于全球资本市场会造成打压。欧债危机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或好转,对于我国资本市场也同样不是好消息,A股市场难以有宽松的外部氛围。毕竟作为经济比较发达的欧元区主权国家可能发生违约风险,一向被认为是“无风险”的国家债券变得风险丛生,投资者会觉得无所适从。投资者的信心被普遍打击会比某个领域实体经济的受挫更加严重,并且可能会导致一些资金寻找不正当的渠道,进一步造成金融的混乱。这是我国必须认真面对的风险。
需要更加引起关注的是,由于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降低,美元相对来说有所反弹,通过与欧元对比,美元看上去重新成为了优质的资产。但这种相对升值并不能掩饰问题,美国经济并没有已经走在上行的通道中,美债也不是已经变得安全的资产。如果根据表象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恐怕会给我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际上的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不可避免会对国内产生影响。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降低很多,因而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而言,类似于欧债危机的情况不会直接带来极大的波动,但对于部分出口型企业以及与外贸相关的行业而言,影响会比较大,造成我国经济结构性波动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断完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内需,仍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也必须充分重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各地一味加大项目建设,不断扩大融资规模,短期内又难以产生收益,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在不断扩大。债务情况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是否会有违约的可能性,这都是必须要认真了解的。我国去年省市县三级政府性债务已超过10万亿元,并存在着大量的借新债还旧债的情况,而且很多地方对于债务的偿还依赖于土地的出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必须要充分重视各地的政府性债务情况中所可能蕴含的风险因素,及时加以控制,以免引起不可想象的后果。
现实表明,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它的爆发会比普通的金融危机带来更加严重的危害。对于我国而言,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持续优化、社会矛盾的协调等是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更为直接的因素,包括地方债务持续扩大、债务结构不合理等情况,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制定预防方案,也许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
欧债危机离我们并不远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