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永乐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当朝首辅。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议论。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有文才,据《明史·艺文志》载,其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三十卷、《玉堂遗稿》十二卷。杨荣历事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竭尽才智,正直勤劳,安定社稷,爱民亲仁,尚不失为贤相。
杨荣题跋《晋太傅谢安赞》:
高卧东山,漠若无情,幡然一起,足慰苍生;
淮淝之捷,喜折(屐)齿,盛业荣名,辉映青史。
杨荣称赞晋太傅谢安公一生风流,是古代史上第一流人物。他隐逸东山时尽显潇洒,东山再起后,实现天下人们对他的厚望。出仕建康时建立殊勋,公元383年,正在与客人下棋他喜闻淝水大捷报后,他淡然的回答对手问淝水战况,“小儿辈,大破贼”。棋局终了,高兴激动的他,以至于为了赶快向朝廷报捷,跨出门槛的时候,把木屐底下的齿儿折断了都未发觉。由此可见,谢安矫情镇物的功夫,指挥若定的才能。淝水之战的胜利,给他留下不朽的声誉,以少胜多的战例,永远彪炳史册。淝水之战也是后世谢氏子弟永远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