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州一些借了巨额高利贷的人纷纷人间蒸发,有些跳楼自杀,似乎中国的民间借贷市场要崩盘了。
近期媒体2密集报道民间高利贷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主跑路的案例,引发市场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和银行业资产质量潜在风险的担心。
关注要点:
估计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 年中期同比增长38%至3.8 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中金估计)的约
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中小企业总体情况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严重,但未来违约率可能会上升。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已经发生的违约事件多与过度举债或涉足投机领域有关,而且即便是在温州,出问题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当地仍是少数。目前温州民间信贷平均利率大致在24%-25%,利率达50%-60%的民间信贷并不多。但未来几个季度中小企业的违约率会上升,特别是年底中小企业将迎来支付员工工资和应付账款的高峰。
估计银行业小企业不良贷款将上升1550 亿元,相当于公司贷款总额的0.46%。民间借贷的违约并不会直接导致银
行的不良贷款上升,但是存在数种间接传递的渠道。2008 年下半年,浙江省内某大城市的银行就曾因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从0.9%上升到2.5%的情况。如果我们假设未来出现和2008 年类似的不良贷款增长,银行业小企业不良贷款预计将增加1550 亿元。实际上,银行自今年中期以来就注意到民间借贷的潜在风险,并且进行了客户排查。因此,银行受到牵连的风险基本是可控的。特别是地方政府也开始警惕民间借贷隐患,我们预计一旦局势恶化地方政府会和2008 年一样出手维稳并协调各方进行债务重组。
全面放松的可能性较小,但政府将使用针对性的措施化解风险。尽管我们近期草根调研显示央行的信贷额度控制和银监会的表外业务监管推高银行贷款利率,并进而推动民间借贷利率的大幅攀升,但是我们并不认为监管机构会松动货币政策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银监会针对性的监管政策或财政政策将能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此外,监管机构不会禁止民间借贷,但是会打击民间借贷中介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估值与建议:
A 股银行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短期仍需等待“秋实”信号。我们的模型中已经假设未来18 个月上市银行不良贷款增加1800 亿,相当于全行业新增不良贷款2600 亿,目前市场已经过度反映资产质量的担忧。A 股银行目前交易于2011 年1.22 倍P/B 和2012 年1.04 倍P/B。考虑到银行业2011 年拨备前利率将达到1.5-1.6 万亿元,假设50%的损失率,则1 倍P/B 隐含着一年内新增不良贷款3 万亿或不良率上升5-6 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认为银行股已经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是,短期而言,我们认为不断暴露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案例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负面消息仍会打击市场情绪,银行板块难以获得良好的绝对收益。“秋实”仍需等待资本充足率终稿和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