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长期以来,浙江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资源小省、经济大省。浙江GDP总量由1978年 的100多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27100亿元,成为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经济富省。浙商也以“遇到阳光就灿烂,遇到雨露就发芽”而闻名于世,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但是,正像自然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一样,浙江的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1、前30年高速发展的有利因素正在逐步消退;

    2、中西部地方政府的思想观念越来越解放;

    3、 国家政策向中西部地区不断倾斜;

    4、 人民币升值进入上升通道,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萧条,给出口为主导的浙江制造业以沉重打击;

    5、 人工、用电、原材料大幅涨价,土地严重短缺,企业各项成本大幅上涨;

    6、  现在的大环境和政策,不利于浙江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7、 “浙江富”、“浙商富”的名声早已在外,由于浙商喜欢四海为家,到处投资,不幸被外省市有关部门选中,成为“关门打狗”的猎物、权力部门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涉足其中的浙商,则损失惨重、苦不堪言,却无处伸冤。

    8、更为可悲的是,许多浙商一门心思想做大做强,前赴后继地到外省市去投资。但由于他们不懂“无形股权”与“有形股权”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懂“什么人才能到异地投资”?“什么人不能到异地投资”的铁律,打拼多年,结果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

    9、  官本位思想越来越严重,企业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10 、大批企业创业者面临交班,富二代不愿接班,后继无人;

    11、出于多种原因,不少企业老板移民国外,而且有蔓延趋势;

    12 、 节能减排导致不少企业被淘汰出局;

    13、 东南沿海中小企业大量 倒闭,折射出浙江中小企业的转型困局;

    14、很多企业主的思想观念,至今还停留在20年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5、政策和企业主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一旦遇到问题,很多企业往往束手无策,至于如何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基本上取决于企业主的眼光和能力,企业完全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