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孔子这个比喻的意义还是需要解释一下的,否则也还真的看不太明白。“大车”指的是牛车,一般主要是用来拉货的,有时候也用来拉人。“小车”又称为轻车,是马拉的车,在春秋时候通常都是由四匹马来拉的,而且每匹马也是有不同的名字的。内两马称骖,外两马称服,又各分左右。因为牛车通常都是单头的牛来拉车的,牛车两侧有两个长的木头,叫做辕。辕的前面连着一个横木,叫做衡。衡的下边连着一个弯曲的木头,是用来套牛的,叫做轭。而这个“輗”就是连接衡和轭部位的一个活销。这个“輗”也就是牛和车连接的关键。怎么样,胡涂来吧,我也是,不过更胡涂的还在后面。

  马车只有一个辕,位于中间。辕是弯向上的,顶端有一个孔,连着横木,横木下连着的是轭,用来套马的。连接辕和横木之间的活销就叫做軏。輗和軏都是小零件,但是没有这两个零件就不能将车和牲畜连在一起。车就自然是走不了了。牛车和马车是不同的,牛车有两个辕,马车只有一个。杨伯峻老先生在解释这一章的时候,好像都看成是一种了。所以才会说輗和軏都是位于车辆的两端。

  我们只要知道,不论大车小车,没有这两种零件是走不了的,也就足够了。过于关注这个,本来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又不是搞考古的。费心思去想这些东西,也真的有些无聊了,呵呵。孔子是在告诫那些为政者,即便什么都有,有车,有马,可是缺了这个小零件,却永远也走不了。其中车马是隐喻什么呢?可是那些为政者还真的不明白,虽然道理很简单。

  “信”一个非常简单,又非常复杂的命题。简单到地球人都知道,复杂到几乎没有人真的作得到。不管能不能作到,这个“信”都是如此的重要。也不论我们自己怎么样,我们也都愿意和希望他人都作到。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