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3600万保障房资金之谜


  欧美国家的政府要“惠民”,用的是增加福利的方法。

  中国政府要惠民,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只不过在医疗、教育、退休、低保、农业补贴之外、中国额外增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保障房”计划:5年内由政府提供3600万套保障房——足以为1亿人提供住房。

  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一项竞选计划,说要提供10万套类似保障房的住房,引起国民党的质疑:你的这笔预算在哪里?没有预算,就等于唬弄选民。(注意:台湾社会比大陆社会富裕得多)

  那么中国政府开出3600万套保障房的巨大馅饼,钱从哪里来?

  中国各级政府不可能有这么大一笔“闲钱”。即便中国政府真的有可能在几年做到1000万套,原来这笔所要做的事情就不能做了。

  住房原本是由市场提供,现在要由政府提供,那么政府原本应该提供的福利就必然会大打折扣。中国有很多人相信,钱是政府印的,政府不可能缺钱。实际上并非如此,政府花钱做西墙,东墙就做不成了。

  政府一开口就3600万套保障房,竟然没有一个人问一问政府,钱从哪里来?

  有人认为政府建房也可以卖,这样可以回收投资继续建。这样一来政府就变成了“善良的商人”了。政府做商人,根本就不地道。地方政府要可以变成善良的商人,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一善良的政府,非要变身为“善良的商人”?

  政府要提供住房,住房就必需变成社会福利。人们以为住房只要变成社会福利,政府就一定有能力提供,不就是少修几条铁路,少建几条大坝,少建点医院、少弄点农田水利投资的事情吗?殊不知,那才是政府财政支出的正途,政府建房,说得好听点也不过是狗拿耗子,手伸得太长了。说的不好听,你以为你是谁,以为真的可以靠印钞票来当钱使?

  欧美国家提高国民福利,靠的是政府借债。而这一次席卷欧美的主权债务危机,正是来自政府超越经济实力来提高选民的福利,用这种损招来贿赂选民获得选民的认可,以至于后继的政府没有能力偿还以前的政府所欠下的债务。。

  正是在采用这种损招的欧美政府普遍遭遇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当口,中国政府开出了一个巨大的福利支票:3600万套保障房。在政府做出这种承诺的时候,政府并没有准备好履行这种承诺所需要的资金。政府总不会打算重蹈欧美国家覆辙,用发行国债的方法来履行这个承诺吧?

  3600万套住房需要多少钱?以2000元一平米,75平米一套计,一套就是15万元,大约需要5万亿。如果按照所谓“中国房价收入比为20倍到30倍”计,这个数字还要翻上好几倍(中国的房价到底是多少,几乎就是一笔糊涂帐,但没有人相信中国的房价只有15万元一套,这是肯定的)。

  为应付09年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一下拿出4万亿,似乎5万亿不算多。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至少地方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建房。大家都在为这笔钱从哪里出而发愁。

  有一种最可笑的“筹资办法”,说是让“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这样来解决政府资金不足的困难。建房原本就是由“社会资金”做的,如今的3600万保障房,原本就是政府不许社会资金建房了,非要自己提供。如果因为政府的钱不够,结果又绕回去向“社会资金”筹集,不过是裤子脱了又穿,放的屁不会变成香的。世界上还没有做社会福利保障向私人资本求助的道理。私人资本是挣钱的,不是做福利的。

  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欧美政府提高居民福利,明明白白向社会借债。中国政府要为居民提供“保障住房”,却没有一个人告诉大家钱从哪里来。中国人民真的相信政府万能,真的以为“只要政府下决心”,什么事情都能办到。

  如今政府真的把房价冻结了,这更增加了中国人民对政府能力的迷信,以为政府有能力萎缩乃至消灭房地产市场,也一定有能力替代市场提供足够是住房。现在如果我要问:3600万套住房,政府哪来这么多钱?不等政府不高兴,中国网民(也就是人民)都会怪罪我多事——政府什么都能做到,你竟敢怀疑政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