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退出春晚舞台是对民意的尊重!


今日,春晚官方微博发出消息,称近期赵本山带病坚持排练、积极备战春晚,因身体极度疲惫、状态欠佳,最终赵本山还是决定惜别2012年的春晚舞台。对此,春晚官方表示:“我们感到特别的遗憾。对于赵本山的全心投入和真诚付出,我们由衷感谢,期待赵本山早日康复,再登春晚舞台,继续为全国观众带来欢笑。”(新华网2012119日)

前年,赵本山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不上春晚除非有三种情况:一是不让我上了,二是演得不好观众不看了,三是我出事了。”今天,赵本山决定惜别2012年的春晚舞台,显然不是因为春晚官方“不让上”了,而“身体极度疲惫、状态欠佳”可以算作是“出事”的话,也未免显得有些牵强。那么,是“演得不好观众不看了”而让老赵心灰意冷了么?笔者以为,也许是的!

近几年来,让赵本山离开春晚的声音可谓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一是赵本山已经脱离了农民,成为一个拥有集团公司的老板和个人飞机的大款,他在春晚上继续塑造农民形象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观众对赵本山产生了审美疲劳,赵本山已连续20年在央视春晚表演小品,虽然每次表演的节目都不相同,但其表演风格基本一致,已经没有太多新鲜感。另据了解,116日彩排后,一些媒体将赵本山小品的所有情节、内容、阵容,经典台词全部曝了光,而落得了一个“笑果”不佳的众口一词以后,困窘不堪的赵本山便与导演组商议紧急将节目更换成为小品《相亲2》。结果今天便又做出了“惜别2012年的春晚舞台” 的决定,可见其已在“离开春晚”的呼声如潮的当中,走上了难以复归的技穷之路。

每年春晚过后,大家都要对春晚评头论足一番,特别是对于赵本山这样的“大腕儿”,更是众人评议和论说的焦点。然而被誉为“小品大王”、已经大红大紫到了顶点的赵本山,近年来却因为“粗俗”路线而成为了众家批判的对象,这不能不说是春晚的一种“杯具”。诚如网友所说,当你不幸成为“买拐的人”、“被骗的人”、“被忽悠的人”、“被骂为笨蛋的人”、“被骗吃骗喝的人”,你一定认为自己是傻子,老实人受气;而“卖拐的人”、“骗人的人”、“忽悠人的人”、“骂别人是笨蛋的人”、“骗吃骗喝的人”、“做梦发财中奖的人”却非常得意。这时,全中国都笑了!

赵本山模仿残疾人,戏弄痴呆者的行为,在国内虽然也遭受过一些人的抗议和意见,但总体来说,大家还是接受的。但设若说“花二十块钱,就扒老头衣服”、“大妹子,我可是正经人”之类的说辞还是一些必要的“调料”、属灰色幽默之列的话;那么去年赵本山小品《同桌的你》中的 “我们一起走进苞米地,此处省略72字”等,就显得既没新意,又太过于色情了一点了。——就在国家文化部门一再叫停低级、庸俗作品传播并大力打击涉黄、造黄现象的同时,赵本山依然这样不顾影响地“低俗”不堪,岂能不令国人口水如潮?

有人说,赵本山的表演只不过是把当年农民田间地头上的“性奋”表演拿到今日之舞台上罢了,让人感到俗不可耐!也有人说:因为赵本山的存在,让中国的文艺停滞了二十年没有发展。——多年以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尽管倍受关注、叫好连连,但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也出现了骂声不断的现象,何故?这难道仅仅就是一个众口难调的缘故而不是群众对低级与庸俗化的文艺现象不满的折射吗?

人们不愿再看赵本山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赵本山凭借连续多年的春晚“霸主”地位,把个本山传媒集团搞得红红火火,这在圈内是令人艳羡的。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它的火与不火都是无关痛痒的事情。因而刘老根大舞台在北京前门成功扎根也好,“刘老根会馆” 开业庆典明星阵容堪比大型颁奖典礼也罢,人民群众几乎都是一笑了之而已。但当刘老根会馆被指破坏文物的消息传出以后,人民群众就显得积极不耐烦了:作为富人,你搞个富人帮会让富人有个烧钱的地方原本无可厚非,但设若有人为了一私之利就要肆意破坏文物,这好像就有点“烧钱”又“烧法”意味了!

我们不反对下里巴人,但更需要阳春白雪,粗俗文化不宜充斥市场、占领市场。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是中央电视台给全国人民精心打造一顿文化艺术大餐,而不单单是庸俗下流的荒诞与玩笑。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精神领域也有了新的突破与提高,所以提高春节晚会的文化品位与艺术水平,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更加高雅的审美情趣,就应当成为春晚的基本宗旨和最高追求。赵本山已经变味的舞台形象是代表不了中国近些年的文化发展与乡村巨变的,他那种低品位、庸俗化的霸气甚至还扭曲了中国人民的审美与思维,所以赵本山退出2012年的春晚舞台是对民意的尊重,更是中国文艺摆脱低俗、重新起步的一个开始!

(李吉明2012119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