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中国股市:能否焕发龙马精神?


  农历龙年正向我们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证券日报编辑部全体同仁向所有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所有关心资本市场发展改革的人士,致以节日的衷心问候!祝愿大家新年新气象、新收获、新进步!

  2012年是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大将召开,“十二五”规划进入承上启下的第二年。环顾国内外,忧患与机遇共生,挑战与突破并存:美国经济出现缓慢复苏迹象,欧债危机仍在深化演绎之中,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减速,国内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  为什么说龙票“凶猛”形象很合理

  2011年,中国经济实现了9.2%的增长率,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为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一个令人关注和忧虑的现象是,资本市场表现十分疲弱,全年上证综指下跌21%,投资者信心低迷,与经济基本面严重背离。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提振投资者信心。在今年1月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针对2012年经济工作强调四项内容,资本市场居其一,要求也十分具体,即“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这充分说明了高层对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重视,也充分说明了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仅就服务于“十二五”规划而言,资本市场也需要加快改革和发展;以长远的战略视角来看,赢得与中国综合实力相当的国际话语权、资产定价权,迫切需要建成一个规范高效的资本市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一再说明了,不管处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2008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坚持“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方针,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稳住了经济大局,为今天的发展改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站在龙年新年的时间关口,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的体制优势,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不应被所谓大规模投资产生的负面效应所羁绊。要从战略上藐视困难和挑战,从战术上重视困难和挑战。无论是房地产调控还是地方政府性债务,无论物价上涨压力还是银行业资产风险,都是可以通过改革发展加以消化解决的,我们也完全有实力“吃”下一些难以消化的困难。

  迎接龙年的到来,无论整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新的一年里,投资拉动仍然不可忽视,在坚持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要继续实施投资拉动;要完善制度设计和引导,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消费拉动作用;要采取措施稳定外需,实施多元化贸易战略调整,减缓出口回落的压力。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更硬的道理,要在发展基础上,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六大目标的统一。

  展望2012年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我们充满期待。首先,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发展,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二是多项战略性机遇迎面而来,新兴产业大动员、文化产业大发展、扶贫开发大升级都需要资本市场予以支持;三是资本市场自身的新一轮改革已拉开序幕。自去年10月29日“三会”同时换帅以来,有关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方略就已初步形成,包括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完善退市制度、规范新股发行的一揽子措施被誉为“新政”。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明确了相关要求。新一轮股市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具体看,2012年将会在五大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完善和深化市场机制;二是完善退市制度,依法依规优胜劣汰;三是推动债券市场互通互联,发挥债市的价值引导功能;四是吸引长线资金入市,鼓励投资长线化;五是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提高引资引智的质量(参见2012年1月9日《证券日报》第1版《新一轮股市改革号角正式吹响 》)。人们看到,遏制新股高市盈率发行比预期来得快,地方养老基金入市也比预期来得快,惩治市场害群之马行动坚持不懈,提高开放质量进程有条不紊。而在国际板等问题上,有关方面倾听群众呼声,采取了务实的态度。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低迷了2年半之久的资本市场正在一步步走向春天。

  龙年渐行渐近,人们都在用“龙马精神”互道祝愿。龙马是指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龙马精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旺盛。唐代诗人李郢在《上裴晋公》诗中有云,“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也祝愿大家龙马精神、大吉大利!祝愿中国资本市场早日焕发龙马精神,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