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秋天我去英雄山登山的时候,在山南的亭子前,看到许多老年人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很是热闹。一个老者动情的演唱刘和刚的《父亲》,这一幕情景至今使我难忘。那时我已经离家4年了,我的父母还在,我也想他们,无时不在计量如何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看汪曾琪写的散文,说他去探望师母,就拎一篮水果。如果我能如此潇洒去看我的父母,去看我的老师,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怀疑我精神有问题。近乡情怯,我不敢回家,我在济南混得不好,除了能保重自己,别的价值没有创造出来,很惭愧!
2007年,我的运气最背了,那年我回家了一趟。那时父母已经和四哥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了。父母的脾气还是老样子,做孩子的孝敬不好他们。因为父母已经归四哥养了,我的家已经不存在了,我久留无益,留下许多吃食,放下给母亲的礼物,放下给父亲的东西,四哥送我上车,一别经年。
自从我下学,自己混的着实不好,见了恩师的面都十分不好意思,我除了一次事非得已,请求帮忙之外,再没有上门拜访一次,抱愧恩师教育之恩。
冬至节的日子,QQ群里沸腾了,都在吵吵着回家吃饺子,我才想起应该去超市里买二斤饺子回来吃。这应是城市里的习惯,在家的时候,我们是得什么时候吃饺子就什么时候吃饺子,除了元旦和春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这几天按日子吃饺子除外。今年正常上网了,冬至日有人提醒,去年冬至日我吃没吃饺子有谁会去关心?我煮了一锅饺子,吃饺子的时候,一点也吃不下,淡然无味,一个人吃饭一点也不香!脑子里再次想起故乡的父母,我在这里想他们,他们会想我吗?
翻看白居易的诗集,他也写了一首冬至节思家的诗,此时此景,心绪黯然。屋外寒气刺骨,冬至日即九天开始,除了电脑制造出来的热乎气,身上一阵阵的冷。脑子里再也忍不住想念父母的切切!
三哥在高中时代写了一篇自传,开头是这么写的:在某某年的夜里,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寂静的乡村,于是世界上就多了一个人······这种笔法当时在我的眼里很新颖,妹妹也用这个形式写过自传,我也想这么写写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经过,但我不会这么写了,毕竟自己看了许多年书,再那么写,会有小儿科之嫌,照本宣科,我并不是高手。
在1975年12月29日的深夜,一个41岁的中年汉子行色匆匆的在公路上穿行着,脚底如风。没有自行车,就靠一双脚在走。他刚刚参与完母亲的“烧周年”,心急如焚的就往家里赶,因为来祭祀之前,家里的老婆已经快要生产了,老婆一再叮嘱他早些回来。临行前,大嫂还问他:“不吃点饭就走吗?”他说:“不吃了,家里要生孩子了,我得赶回去!”祭祀刚结束,他就动身往家赶。即使走的再快,那么远的路程,他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的两点钟了,孩子已经出生了好几个小时。还好,母子平安,孩子的老姨帮着照料母子的吃喝,他才松了一口气,疲劳的感觉才爬满全身······这个中年人就是我的父亲。
我的出生记事都是后来母亲告诉我的,母亲爱唠叨,总是抱怨父亲不疼惜她,想起点儿委屈,总会拿出来念叨念叨。父亲沉默寡言,也不想反驳。我后来骑着车子,顺着父亲走回家的路,走了一程,诧异父亲那一夜是怎么走的。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国道”概念,公路都是众人踩出来的,可以说还是山路,我骑着车子顺着早已修好的公路还走了七八个小时。从当年夹信子公社头道大队赶回五七公社山峰大队,父亲那一夜是靠什么力气走回去的呢?
据母亲说,我小时候体质不好,总得病,一惊一咋的,父亲还外出工作,只有母亲陪伴我,孩子又小,使她经受了许多惊吓,母亲的心脏就坐了病根儿。据她说,年幼的我有一天还在窗底下玩的好好的,姐姐还没去上学,我突然抽风了,抽的人事不省,是姐姐找来了乡下的土郎中董仁祥给我扎了12下干针,才把我从鬼门关上拉过来。于是以后哥哥们和妹妹打趣我认死理儿的时候,总说我当年抽风抽的,脑子糊涂。
上小学了,自己体质弱,总遭同学欺负,当个班长也不管用,被撤职后再也没有复任过,除了勤劳肯干为人称道以外,给人印象深的就是比较笨,比较认死理,人家一遍就能听懂的知识,我总要听好几遍才能记清楚,然后过目不忘。得过一次第一名,就因为马虎,再未染指过头把交椅,我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了,不相信自己还能东山再起,把名次再往前推进几名。直到王云丽老师教我之后,期中考试我竟然考了一个第二名,以后接连几次考试,自己一直名列前茅。我感谢王云丽老师的培养!因为成绩好,我在同学中间确立了威信,再没人欺负我了。王老师身体有病,去职之后,班主任一换再换,很不稳定,在小学毕业前,我的成绩一落再落,一道简单的题目我都寻思不出来解答的方法,能否升学我都不抱什么希望了。
就在这个时候,邓永生老师代理班主任。原来我对他是很冷淡的,不抱什么好感,没想到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和蔼可亲的亲和力,拉近了彼此的关系。我那时在班里并不是什么好学生了,好几次因为制气,和老师闹翻,闹退学,是个让教导主任头疼的差生。可是邓老师并不嫌弃我,我听不懂的地方他总会耐心的讲解给我听,反复多次给我揭开困惑的谜团,使我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他与学生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使我愿意亲近他,我用我的成绩接近他,毕业的时候,在全乡范围内,我的数学成绩是第一名的,因为别的科目拉后腿,才会在全乡范围排名第八名,顺利升入初中。
我一直不能忘记的是他给了我一个信心:就是我可以在努努力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自己的成绩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每每我意识到危急的时候,安下心学习几天,应付考试还是绰绰有余的,即使我成绩最差的时候,成绩也在班里排名前十名。如果不是我自己惹人讨厌,我会在学校里混出名堂。走上社会以后,一时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无所事事多年!我一直在逆境中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给我信念的因子就是邓老师业已植入我的头脑里的自信。
在他的学生中,我不是优秀的学生,我只算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许多同学结束学业之后都取得了我望尘莫及的高度,早早获得了人生的快乐和幸福。老师当年高看我一眼,使我抱愧终身。自己当年求老师帮我去询问意中人的意向,此情此恩,永难回报!
我离开了学校,回到家乡,想在乡土上干一番事业,父母和哥哥们都没有给我很好的帮助,使我感受不到亲人的温情,我一事无成。我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父母能送我的就是一掬眼泪;我在济南不如意,打电话向家里请求支援,爸爸给我寄来三万块钱,这是当时他的老本。由于我的经营不善,再多的钱也没有使我在济南风生水起,还欠了一屁股债!我愧对家人,愧对父母,我不是儿女当中有本事的孩子,没有给父母争气,反倒让父母成天为我担心,我将抱愧终生。
走出乡土,看到外面的世界,我才感觉到比我厉害的人大有人在。即使我比人家强,也强不多少。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想成就多么大的局面,只会是痴人说梦。自己学的东西很杂,很不扎实。自己总是没有正视自己的生活态度,总是得过且过,没有工作的概念,没有工作的效率,说了的事总也不落实,许多事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就行的,那是领导人干的事,我要想取得效果的话,必须自己动脑筋、动手去干,甘甜的生活状态才会出现的,而不会再是理想蓝图。——人家上网都是为了工作,而我呢?如果我还像个没事人似的,我一辈子都不会取得任何成绩。
恩情深重,无力回报,请父母大人、恩师、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原谅我!谢谢你们高看我一眼,给了我信心和勇气,让我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着对理想的向往!但我太笨,辜负了你们的期望。年纪老大,现在依然一事无成。抱愧、羞愧难当!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经过努力,能够取得一点成绩的话,我也会回报你们一二;以前我不努力,荒废时日,辜负了你们的期望。我会兢兢业业的工作,再也不敢轻掷岁月,人生自此始,如果我不能报答你们一二,我能取得一分成绩,也算是你们培养我的结果吧!
恩情永难回报,永难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