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甄嬛传》,前朝血泪史
▲廖进中
由郑晓龙执导,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已于昨晚在湖南经视“7.30剧场”大结局。
此剧早在全国其它地方热播时,好评已如潮,议论亦纷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看《后宫·甄嬛传》,剧情表面展示的是“后宫”嫔妃间的争宠邀功,骨子里反射的则是“前朝”权贵们的明争暗斗。在艺术上,它也许还比不上《红楼梦》,但思想上它已比《红楼梦》更入木三分。
对于剧中主要人物的评价,有人说,华妃最坏;有人说,皇后最坏时;我则以为,皇帝最最坏。为什么?水流千转归大海,“后宫”的争宠邀功最终都源自那“句句是真理”的皇帝权威,“前朝”的明争暗斗最终都缘于那“无法无天”,朕即天,朕即法的“皇帝制度”。比如甄嬛,她从一个善良漂亮的天真少女,最后累成“城府很深”、“心机颇多”的皇太后,焉能不是因皇权制度而起的是是非非的磨练?焉能不是几千年皇权制度“权谋文化”的产物?焉能不是应证了“不会算计就不能活”的剧中那句画龙点睛的台词?
再深入一点分析,其实,皇帝也是很“累”、很“苦”的,剧中皇帝一辈子都存着对“纯元皇后”的深情,但正是因为他自己,他同样也失去了她。这就说明,在“以皇为本”,而不是“以民为本”的专制社会的政治漩涡里,想要得到纯真的情感是不可能的,皇帝制度是最无人性、最无道德的制度,“害人”终会“害己”,终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
《后宫甄嬛传》里的男男女女,个个都值得同情,个个都不值得同情;个个都可爱,个个都可恨,也个个都可怜;个个都是“奴才”,个个都想作“主子”。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悲哀和悲剧!
感谢《后宫·甄嬛传》,从反面给我等上了一堂生动的“透明政治”课,从“后宫”给我等讲了一堂深刻的“前朝”血泪史。
(2012年元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