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乳制品集体涨价等于自断活路


  据媒体报道,蒙牛、伊利、三元等部分乳制品将集体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到2元。三元、伊利公司均证实了乳制品涨价的消息,而部分超市则称已收到多家乳企的涨价通知。有专家称,乳企所称的原料成本上涨这一理由讲不通,集体涨价或源于今年以来乳企自身的压力。(新京报)

  涨吧!欢迎你们集体涨,涨得越高越好,不然怎么有钱公关?一直以来,乳制品企业屡犯众怒,但消费者依然默默接受,可是这些号称良心企业的品牌竟不知廉耻,一而再再而三的蒙骗消费者。蒙牛、伊利、三元这几家奶企不是你攻击我,就是我攻击你,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他们因为如何提升产品质量而做过任何有益的举动。从三聚氰胺到黄曲霉素超标,如:蒙牛不仅撒谎还发动所有的力量新闻公关,政府公关。难道,蒙牛就真的是一只脑残的牛吗?可是为什么如此脑残的家伙竟然知道攻关腻?

  市场经济,本来涨价无可厚非。但是,前提是企业对产品的品质,市场定位等有别于他人。细数这几家要喊着涨价的企业,你们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吗?结论是:不可靠。但是,尔等从来就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会质量不过关,也没有严格的控制产品的生产程序,只知道糊弄消费者,不择手段降低成本。在这样的思维之下,能生产出优质的奶制品吗?不能。相反,只能不断的出品危害民众身体,伤害民众感情的垃圾产品。提价,难道你们脸不红吗?

  材料上涨,物流成本增加,这些看起来是不错的涨价理由。然而,真正的原因恐怕不是这些,而是面对日益强大的舆论监督,攻关成本不断高涨的情形下,从消费者的口袋里掏钱满足攻关的需要吧。这种举动不得不说很无耻,也卑鄙。咱们的国家,七个部委竟然管理不好食品企业,实在是让民众笑话,让消费者心寒。俗话说:妈多了,爹无所适从,孩子不知道到底谁才是自己的妈。面对如此混乱的管理局面,我国的食品行业永远都没有安全可靠的一天,更别说优质价廉的食品咯。

  笔者有理由相信,这次涨价行为将导致乳制品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萎靡不振,也有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从而消失在民众的唾骂声中。但愿,蒙牛、伊利、三元能如愿以偿,涨价成功;也相信,消费者已逐渐清醒,不会盲目的选择一再危害健康的乳制品。反思吧,你们别因为攻关而断了活路,别因为攻关而失去了市场,别因为攻关而伤透消费者的心。更别小视,媒体的作用,也别轻视民众的认知。自取灭亡,不是你忙想要的结果,更不是你们能够掌握的局面。

  赚钱固然很重要,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涛